•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引進來 走出去 進博會上看中國農業發展新“格局”

2018-11-09 15:40: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首屆進博會共有100多個國家,近2000家企業展示了自己的農産品和加工食品,展品多達4000余件,農産品和食品展館成為參與國家和企業最多的展區,下面將帶您了解哪些食物在未來將會豐富我們的餐桌,同時也將帶您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進博會,了解涉農領域從業者將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中國市場吸引世界目光

  在進博會上 ,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土特産以及融合現代科技的各類加工食品和農産品,肉類 紅酒 乳製品一應俱全,可以説基本涵蓋了餐桌的方方面面。參展商使盡渾身解數招攬顧客。

  一家澳大利亞企業的展臺前,來自澳大利亞的長壽海鮮吸引很多觀眾圍觀拍照。參展商工作人員介紹説,“澳大利亞皇帝蟹每一個大概有13斤,蟹鉗可以把人的手指切斷,這只皇帝蟹大概有40歲左右,另外一隻大的大概有80歲了。另外就是澳大利亞的南池龍蝦,大概八斤左右,年齡大概30--40歲了。這些海鮮從澳大利亞墨爾本運到上海,乘坐了10個小時的飛機,這麼大的年齡,首次飛這麼長的路到中國,它們這次也不容易。”

  這些遠道而來的長壽海鮮價格不菲,不光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前來洽談的採購商也是絡繹不絕。在談到消費市場需求時,澳大利亞參展商李一明認為:“這些海鮮在世界上都是很較稀缺的,價格會稍微偏高一點。但是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上海、北京、廣州、香港等城市和地區越來越國際化,肯定是有消費能力。”

  中國日益擴大的消費市場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一位來自埃及的81歲高齡的參展商Mahdy nosair,仍然充滿活力地與客戶推銷他帶來的價格親民的橙子、柑橘和檸檬。Mahdy nosair表示:“我們的橙子更甜,口感更好。很多中國消費這都很喜歡,價格不貴和中國橙子差不多。産品已經成功打開上海的市場長達3年的時間,參加進博會就是希望進一步拓展銷路。中國人口很多,經濟也越來越好,市場也很大,所以希望在其他城市找到新的合作方,擴大出口額。”

  進博會將促進涉農産業升級

  隨著國民消費能力不斷升級,中國的國門會越開越大,來自世界的各種優質産品將進一步滿足國內日益多元化的消費趨勢,那麼我們除了進口來大量的商品之外,進口博覽會還會帶來些什麼呢?

  來自美國的嘉吉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和食品公司,與中國有長達47年和合作關係,可以説是中國的老朋友了,此次他們帶來的展品涵蓋糧食、牛肉、食品配料、棉花等多個領域。嘉吉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馬徵表示,“貿易是連接世界、滋養世界,也是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一個關鍵因素,開放的貿易格局除了有助於企業發展之外,也能幫助全世界農民找到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貿易能夠把各國農民都連接在一起,他們不僅是供應者,也是消費者。這次進博會無疑是一個特別好的平臺,使得中國和世界有一個更好的連接。在未來,會對世界貿易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這對我們中國的農民來説又意味著什麼呢?

  嘉吉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馬徵介紹,“我們在中國有30家飼料企業,對中國養殖業農民進行培訓,在過去幾十年已經對超過了350萬農民進行培訓。另外是在中國有6家從事玉米深加工業務的工廠,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把一些先進技術傳授給中國農民,同時收購農民的産品,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良性迴圈。”

  來自紐西蘭的佳沛奇異果國際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奇異果銷售商。 2017年在中國銷售額接近25億元人民幣,中國逐步成為佳沛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隨著進口份額的進一步擴大,還將逐步在中國設立生産基地。佳沛澤普水果(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世駿説:“為了12個月持續給中國市場供應更優質的産品,決定在中國四川綿竹成立了首個獼猴桃試驗站,將對後期人工選育過程以及對土壤的管理、果園管理、生産經驗方面進行必要指導。進口博覽會不單是産品的進口,還把優良品種、紐西蘭的管理技術跟經驗帶到中國。和本地獼猴桃産業進行合作,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走出去”的企業帶回纍纍碩果

  開放的市場格局為我們引進來的還有全世界的多種優質資源。此外,正在為中國農業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多經驗和渠道的力量當中,也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

  大商集團三年前跨出國門尋求國際合作,如今在進博會上展示了他們的和牛産品。 大商投資管理公司總裁陳欣高興地説:中國零售企業用自己的資源和實力,走到世界上 ,把最好的産品帶回到國內。真的挺驕傲,中國人做到了。同時,把和牛引到國內去研發更好的品種,對於我們中國畜牧業和中國産品的提升都會有很大幫助。

  上海布魯威爾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産業鏈從事綿羊奶産業的企業,同樣是一家走出去的民族企業,他們聘請全世界一流的基因專家和科學家團隊研發了一種高産奶綿羊的種群。本次進博會上,他們帶來了自己的綿羊奶粉産品。公司負責人黨濱蘭介紹説:“現在這個生物科技是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的手上。羊奶分山羊奶和綿羊奶,綿羊奶應該是最接近母乳的,另外在營養價值上來講,蛋白質含量也是非常高,分子對比較小。”

  通過進博會 我們進一步敞開國門歡迎八方來客,既滿足了高標準的消費需求,也迎來産業升級的新方法新渠道,中國的機遇真正變成了世界的機遇,我們期待進博會的成果早日輻射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農觀點:東臨大海,西隔大山,都沒有妨礙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與世界各國進行農業交流。今天的中國,更是把對外開放作為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進口食品在升級我們的食譜,進口機械在幫助我們提升農業生産力,中國不少企業也在走出去,開發國外農業領域合作。在中外農業雙向交流中,溝通的不僅是商品,更有農業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經營方式。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引擎,中國農業也必須在全球化的格局中謀發展,進口博覽會是展示這個新格局的一個窗口。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