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面向藍海 大學生創業瞄準虛擬現實輸入法

2018-11-07 10:0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幾個學生模樣的參觀者聚在一塊大螢幕前,盯著正在演示的八邊形輸入法鍵盤,嘰嘰喳喳聊個沒完。不同於現在市面上常見的26字母輸入法,這個顛覆了字母點擊輸入概念的産品叫“蝦滑輸入法”。顧名思義,是通過指尖滑行選擇字母,進行拼音,從而輸入漢字。

  由於模樣新奇,概念新穎,蝦滑輸入法項目的展臺成為2018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最受關注的展臺之一。項目的創始人之一、同濟大學軟體學院大四學生寸宣堂告訴記者,這是一款為虛擬現實(VR)設備設計的中文輸入法。創意來源於自己玩VR遊戲時,切身感受到的漢字輸入痛點。

  “現有的VR輸入法都不好用,有的需要摘下VR眼鏡敲擊外接鍵盤,有的需要在螢幕上逐個點擊字母進行拼寫,特別難受的是,中文的漢字輸入法完全缺失。” 寸宣堂集結了一個200人左右的VR輸入法體驗群,大家覺得,現有的語音輸入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總歸不是完全之策。

  

  需求催生技術。作為一個軟體專業的學生,寸宣堂萌生了自己開發虛擬現實設備輸入法的想法。他在蒐集資料時發現,黃冠提出過滑行輸入的概念,並且已經獲得了專利,就主動聯繫他創業。

  “VR和AR輸入法是一片藍海。” 黃冠對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説,“VR和AR未來一定會越來越普及,但是現有的輸入法解決方案中,無論是谷歌、羅技、TelepathEye還是Oculus Touch都不如意。”

  黃冠的創新在於,他用手指滑行的方式代替點擊,來選擇字母,這非常適用於VR或AR的操作手柄。

  “我們可以用技術把他的想法變為現實。” 寸宣堂和小夥伴用神經網路演算法開發出八邊形的輸入法鍵盤,並且把這個八邊形切割成八塊、外加一個中心區域,看上去有些像中國的八卦圖。

  他們計算出漢字拼音的組合模式,然後將字母分配在八個區域內,用戶希望找哪個字母,就向其所在位置滑動手指,演算法就能夠準確識別意圖,拼寫出需要的字詞。遠遠看上去,用戶的手指仿佛在“瞎滑”,但他們想表達的文字卻已經躍然螢幕之上。

  “這種方式比手寫漢字快多了。” 寸宣堂説,“但演算法上其實比開發手寫程式還要簡單一些。”

  不過即使是開發一套難度不算太大的神經網路演算法,對於當時剛上大學二年級的“技術小白”來説,也像一座山一樣難以翻越。寸宣堂和小夥伴決定開始創業起,每天在同濟谷歌俱樂部熬到半夜12點,尋找各種學習資料給自己補課。

  為什麼一定要創業?

  “我不甘心。如果去給別人打工,只是完成別人交代的任務多沒意思。還是想自己幹一番事業。” 寸宣堂喜歡做技術,但哪怕同是寫代碼、調參數、修bug,創業和打工也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他説,“我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關於創業,他也被質疑過很多次。

  “有時候別人看了蝦滑會説,這個輸入法他們是不會用的。” 寸宣堂和黃冠知道,他們的八卦圖式的輸入鍵盤是在挑戰現有的用戶習慣,“學習成本太高了”。

  為了讓未來的VR和AR用戶能夠接受這種輸入模式,他們先開發了一套適用於手機的輸入法,希望在虛擬現實設備尚未大規模普及的時候,讓大家有機會先接觸到這種新的輸入概念。

  “被質疑了也會難受一下,不過睡個覺就好了。” 寸宣堂現在讀大四,他覺得,不斷改進自己的産品是回應質疑的最好方法。

  “大賽的評委都很看好我們。” 他笑著説,“他們提醒我們多申請一些專利,謹防抄襲。”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張茜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