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貨幣市場利率下跌 傳導機制仍待疏通

2018-10-10 09:4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100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凈回籠1000億元。

  對此,央行解釋,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準,可吸收人民銀行逆回購到期、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的影響,故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此前一日,央行宣佈從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此次降準主要目標在於通過降準置換本月4515億元即將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置換後仍有一定余量可兼顧10月下旬的稅期和跨月流動性缺口。就凈投放量角度看,此舉並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定向調控和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和推動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隨著央行年內第四次定向降準落地,當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市場利率下跌。10月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報2.5360%,下降11.7個基點;7天Shibor報2.6570%,下降10.9個基點;14天Shibor報2.7660%,下降70.7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8360%,下降1.1個基點。

  但與此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並未完全傳導至實體經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費兆奇表示,這表現在前端利率和後端利率聯動性依然不強,社會融資成本依然較高。利率在不同市場的變化不同步,甚至出現倒挂。在此背景下,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銀行體系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已十分迫切。

  鄂永健表示,貨幣政策正更加著重于引導和調整流動性流向,支援小微、民營和創新型企業,以提高政策有效性。在此之外,還需財政政策加大力度。

  費兆奇也認為,應以降低宏觀稅負為重點,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與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比如切實有效減少企業稅費負擔,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等。運用積極財政政策,充分推動企業創新。持續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

  此外,專家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期,銀行風險偏好降低是順週期的市場化行為。為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的有效融資需求,可完善具有逆週期性的風險補償機制,加大銀行結構性的信貸投放力度,更為有效地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 李華林)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