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技術變革贏得用戶

2018-08-09 09:4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只有通過技術創新,使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消費轉型升級,讓人們更好地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企業自身才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你的外賣訂單可能由一架無人機送到手上,這樣的場景已不是美好的想像。前不久,運營著全球最大規模即時配送網路的美團,對外發佈了包括無人車、無人配送新款概念車和無人機在內的無人配送開放平臺。這些無人配送手段覆蓋日常生活服務場景,將作為“騎手”的有效補充,提升配送效率,優化用戶體驗。據稱在上海松江大學城,由無人車配送的外賣訂單每天已超過1000單,顯示出無人配送規模化的可行性。

  像美團這樣的線上生活服務平臺開發無人駕駛技術,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開拓雲計算業務,通信企業華為請搞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走上紅地毯……這些舉動,似乎都不約而同傳遞出清晰的信號:有志於進一步突破自我的網際網路公司,要向科技創新獲取發展動力,通過技術驅動來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進一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經濟高品質發展和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這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截至去年年底,經歷20多年蓬勃發展的中國網際網路已擁有7.72億網民。網際網路模式不斷創新,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加速,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不斷構築個性化、智慧化應用場景,線上支付、電商平臺、共用經濟等,都為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美好享受。

  與此同時,順應由量到質、由大變強的發展規律,過去衡量網際網路發展的網民人數、上網時長等,已經不能再簡單套用,有識之士呼籲中國網際網路迫切需要從規模驅動轉向技術引領。無論是“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還是“網際網路跨入新階段”,只有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掌握,才能更從容應對資訊和智慧時代的技術變革,真正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尤為重要的是,隨著用戶需求和體驗的升級,用原有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繼續提供低品質産品和服務,既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也無法永遠贏得用戶。只有通過技術創新,使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消費轉型升級,讓人們更好地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企業自身才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滿足用戶高品質需求,也日益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以生活中常見的外賣服務為例,看似簡單,無關核心科技,但每天千萬級訂單背後,實際上是外賣智慧調度系統、大數據系統等關鍵技術的支撐: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推薦,幫助消費者做出選擇;數據分析能力幫助商家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偏好,觸達客戶;智慧調度系統則根據騎手的實時定位、消費者和商家的位置,對路徑最優規劃。在每天高峰時段,每小時路徑計算可達29億次。同樣,在電商領域,智慧搜索、增強現實等技術,正在讓網上購物體驗像線下一樣真實,生物識別技術讓線上支付變得既便捷又安全。

  當然,技術創新的門檻不低,挑戰和機遇並存。比如無人配送要實現更快、更穩、更安全,還需要耐心打磨細節和體驗,甚至需要著力打造生態鏈,整合行業資源和能力,共同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但只有通過向創新要紅利這個路徑,中國網際網路才能迎來高品質發展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9日 14 版)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