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投資者 權威數據解密中小創半年報,3成高速成長,69家凈利超5億

2018-07-19 15:56:00
來源:券商中國
字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半年報行情來臨之際,中小創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來自深交所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15日,深市中小板及創業板(合稱“中小創”)共1634家公司披露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包括中小板905家、創業板729家。已披露的預告數據顯示,在我國經濟增速平穩、結構調整優化的良好基本面下,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半年度預計業績整體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6月A股市場行情有所下行,不過,有不少上市公司進入機構視野,中小創佔比近九成。市場人士指出,績優中小創更受市場青睞。 

  

看點一:平均凈利不少於1.14億

  從總體來看,中小創業績向好,兩個板塊均呈增長態勢。1634家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預計2018年半年度業績將實現同比增長,預計合計實現凈利潤1863.45億元至2303.70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14億元至1.4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50%至29.19%。 

  中小板905家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1354.69億元至1704.33億元,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1.50億元至1.88億元,預計同比增幅達到5.80%至33.11%,與2017年度18.89%的全年業績增速相比無重大變化,展現出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強大的經濟活力和良好的發展勢頭; 

  創業板729家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508.76億元至599.36億元,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0.70億元至0.82億元,預計同比增幅達到1.17%至19.19%,體現出創新、創業企業重回增長軌道和持續成長的良好形勢。 

  分季度業績數據情況看,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盈利情況明顯好于第一季度,預計環比可以實現凈利潤7.56%至56.83%的增長,反映出2018年上半年以來國內穩中向好的經濟形勢持續利好中小創上市公司。 

  中報大戲揭幕,佈局業績優質股又成為市場的熱點。在申萬宏源分析師馬曉天看來,中報業績好的公司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繼續保持強勢。 

  

看點二:九成預告盈利,近三成預計高速增長

  權威統計顯示,深市中小創共1492家公司預告2018年半年度可實現盈利,其中65家預告同比扭虧為盈(包括中小板41家、創業板24家),預告盈利的公司佔比達到91.31%。其中,中小板828家公司預告盈利,佔比91.49%;創業板664家公司預告盈利,佔比91.08%,反映了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總體盈虧佔比情況預計樂觀。 

  從同比增長情況看,2018年半年度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保守估計共991家公司預告可同比實現增長(按預計同比增幅區間的下限統計,下同),佔比達到60.65%;共484家公司預告同比增速可達到30%以上,佔比29.62%。具體為,中小板共529家公司預計同比實現增長,佔比58.45%,其中238家公司預計增幅可達30%以上,佔比26.30%;創業板共462家公司預計同比實現增長,佔比63.37%;其中246家公司預計增幅可達30%以上,佔比33.74%。 

  相對於主機板,不少市場人士更看好中小創績優科技股。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伴隨著流動性預期和創業板盈利的邊際改善,疊加降成本、補短板政策的推進,創業板指數有望引領市場突出重圍。陳果表示,創業板PE在36倍左右,較歷史中位數55倍明顯偏低;與其他主要指數相比,創業板指的相對估值水準均處於歷史低位。 

  

看點三:國企、民企齊頭並進

  目前,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分佈于67個行業(證監會行業分類),預告數據顯示,除林業、資本市場服務業外預計其他行業均可以實現行業內累計盈利,共39個行業預計可實現行業內同比增長。其中,零售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食品製造業等10個行業預計可以實現30%以上的同比增長。 

  如從戰略新興産業分類看,除新能源汽車産業預計業績同比下滑外,其餘如節能環保産業、生物産業、數字創意産業以及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等産業均預計均可以實現增長,其中高端裝備製造産業、新材料産業預計可實現11%至43%的快速增長,體現戰略新興産業在資産助力下不斷發展壯大的景象。 

  從企業性質上看,目前深市中小創共140家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以及集體企業預告平均實現凈利潤1.89億元至2.34億元,同比增長13.38%至40.63%;共1494家民營企業預告平均實現凈利潤1.07億元至1.32億元,同比增長3.16%至27.46%,呈現出深市中小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共同發展、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QFII等境外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超過200家。其中,被調研次數較多的是海康威視、美的集團、信維通信、廣汽集團和利亞徳等。不難看出,境外機構調研的公司多以中小創為主,主要涉及電子、資訊科技、機械設備等行業。 

  

看點四:龍頭引領成長,69家半年凈利超5億

  深交所表示,保守估計2018年半年度凈利潤預計超過5億元的深市中小創上市公司共69家,含中小板54家、創業板15家,這部分公司無論在金額還是增速上均擔當了龍頭企業示範作用。 

  從金額上看,前述69家公司預計可實現凈利潤782.89億元至905.32億元,凈利潤貢獻率將近五成;從增速上看,這部分公司預計同比增速可達28.17%至48.21%,遠高於深市中小創兩個板塊的整體增速。 

  陳果認為,在太多的中小創公司中,績優股具有更強的安全邊際,即使投資者對反彈行情判斷錯誤,績優中小創公司的股價也會表現得相對強勢,從中長期走勢看,績優中小創公司未來有更大的概率成長為創藍籌甚至是獨角獸公司,它們具有更強的活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