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機構預測上半年GDP增速6.7%左右 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變

2018-07-16 09:14: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 王夢妍)今日,國家統計局將公佈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作數據。多機構預測,上半年經濟增長較一季度或現小幅回落,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為6.7%左右。業內人士分析稱,上半年經濟形勢好于預期,增長品質繼續提高。下半年中國經濟沒有大的衰退風險,“韌性”仍在。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作內在穩定性協調性增強,轉型升級成效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品質效益持續改善,經濟運作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邁向高品質發展起步良好。”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6月26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市場主體信心不斷增強。從反映市場發展信心的權威指數來看,央行發佈的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8%,比上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最新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5月,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2.9,與上月持平,高於2012年以來均值16.1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此前表示,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經濟或增長6.7%,這一數據較今年一季度略降0.1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所的預測與中國社科院社科院財經院同樣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速為6.7%;高盛、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上半年增速為6.8%左右。多家機構認為,上半年的工業增速仍會很高,工業利潤良好,就業形勢穩定。但是也存在一定下行壓力,這表現在投資下行壓力較大。在今年前5月的主要經濟數據中,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這些反映需求的指標下行引起了一些關注。

  今年1-5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長了6.1%,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此前表示,固定資産投資通常分成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房地産投資這三個領域來看。1-5月份,製造業投資增長5.2%,比1-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增長10.2%,比1-4月份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4%,回落3個百分點。

  從三大構成來看,固定資産投資回落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所致。“按照改革的目標,地方政府的職能要重構,從投資型政府,轉變成服務型政府,這種轉變要求政府的投資能力弱化一些,更重要的一個是’擠水分’。”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投資下滑,特別是基建投資的下滑,與政府行為,特別是地方政府行為的變化和調整密切相關聯。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比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但從累計看,1-5月份是增長9.5%,比1-4月份僅回落0.2個百分點。導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延期消費的效應。國務院公佈自7月1日開始對汽車及部分日用品降低關稅,很多消費者會減少當期消費。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下半年中國經濟沒有大的衰退風險,“韌性”仍在,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資本開支擴張週期逐漸拉開序幕,將帶動工業部門投資增速回暖;二是目前基建投資已經“軟著陸”,未來繼續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外需回暖仍然可持續,全球經濟復蘇帶動全球貿易復蘇,中國經濟也將從中受益。“雖然反映需求的指標,比如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今年有所放緩,但從綜合生産指標、效益指標、結構指標、民生指標來看,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持續。”毛盛勇説。“時至半年時點,隨著外部形勢進一步變化,預計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微調,三大攻堅戰的緊箍咒不會放鬆。”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財政政策是下半年政策微調的重點。首先,財政支出存在加碼空間,尤其是季度末的考核時點,財政支出增速可能會出現跳升。其次,減稅降費也是下半年財政政策的看點,政策微調的主要受益對像是居民部門和小微企業。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