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經濟】創新——照亮中國經濟新發展之路

2018-07-12 09:4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編者按: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創新被提升至國家發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天宮、天眼、墨子號、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創新為什麼會成為當下的一大熱點?風起雲湧的創新大潮中,哪些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創新驅動,政府、企業該扮演什麼角色?教育又該避免哪些誤區?

  企業應創造市場需求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那企業在創新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説:“中國這麼多年的創新,主要是滿足市場上現實的需求。但有一些創新不是去滿足現實的需求。”以喬布斯為例子:“喬布斯做智慧手機的時候,有人問他,説是不是應該做一下市場調查?喬布斯説不用做市場查。原因是市場上還沒有這個需求,大家不知道有這個需求。這實際上就是喬布斯在創造需求。”

  “我們很多企業,包括大學科技研究人員,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個實際上就是創造市場的需求。”

  當然,在創新驅動中,除了創造市場需求,還要協同開放。現在企業競爭已經不完全是同行之間的競爭了。李培根説到:“未來的企業競爭,可能是三維的,甚至是更高維度的競爭。”

  創新驅動 滿足現實需求

  創新驅動需要發揮政府的引擎作用,要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與時俱進地改變政府發揮作用的重點和方式。作為創新驅動的重要引擎,政府有怎樣的優勢?政府驅動創新的發力點在哪?

  李培根説:“我們現在的發力點就應該向超現實需求,向引領性創新或者説向創造需求的那種創新這個方面靠近一些。”李培根認為,我們長期以來重點支援的多半是跟蹤型的、增量式的創新。

  近年來科技的高速發展,也得益於政府的支援,但是增量創新不是原始創新,它跟原始性創新跟顛覆性創新是不一樣的。

  李培根院士認為,政府應該從滿足現實需求,逐步轉移到重點支援,創造需求。“所謂創造需求,就是説這些需求可能是超前的,甚至是我們想像的、虛擬的需求,是社會中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的。”

  教育創新

  為了在競爭中贏得主動,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國家創新體系,走創新型國家之路,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的共同選擇。創新驅動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那麼,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超越意識。其次,創新教育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李培根説:“沒有這種自由,思想不可能活躍。只有思想活躍創新才容易迸發。”此外,李培根認為,創新需要情懷,學生應該用善意關注社會問題。

  創新,是植根於人的存在意義。在創新的同時還需要文化上的昇華,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更長遠的事,需要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央視網經濟頻道/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