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杭臺灣人才談惠臺措施:讚“同等待遇” 迎開放未來

2018-04-20 16:53: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在兩岸影視文化交流方面,今年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從2016年入駐首個兩岸文創産業園區——杭州創意設計中心以來,臺灣導演黃朝亮就一直關注著兩岸的影視産業交流。

  2018年2月底,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發佈實施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其中提出將在廣電影視節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

  “兩岸具有一脈相承的文化,應該儘快打開影視交流等方面的更多通道。”黃朝亮説,“未來兩岸在各個方面的交流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順,也會更加開放、更加融合,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同等待遇”也是臺商陳向榮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和黃朝亮常年奔波于兩岸間不同,陳向榮1993年到杭州蕭山投資設立第一家獨資企業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他已“紮根”大陸20多年。

  作為一家臺商獨資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陳向榮坦言,杭州友佳的穩健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和職能機關的支援、關懷。

  “臺資企業在成長初期需要政府給予關懷和扶持,但同等待遇才能使企業真正不依賴政府,具有市場競爭力。”陳向榮表示,“‘31條惠臺措施’中,有12項措施促進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享有同等待遇,為更多臺資企業提供了機會。”

  對於尚未出臺的具體細則,陳向榮期待能在人才和研發方面給予更多支援。

  2000年,大學畢業的張淇淙出於對中醫的濃厚興趣,決心前往大陸學習中醫學。談及最近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有十幾年行醫經歷的張淇淙倍感期待,“惠臺措施對於人才很重視,為臺灣醫師在大陸申報課題打開了通道。”

  “惠臺措施還承認了臺灣醫師在大陸的執業資格,也允許臺灣醫學生參加大陸的醫師資格考試,對我們來説是再好不過的消息。”張淇淙認為,這些措施的出臺必將吸引更多的臺灣醫師和醫學生到大陸來,從而帶動兩岸中醫藥的交流和傳承。(張煜歡 郭其鈺)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