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年:從消費升級看供給側改革著力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消費視角來看,就是指現有供給不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如何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短板,增加市場有效供給,不斷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主要任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根據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特點,從如何增加有效供給入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際經驗表明,隨著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將不斷升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的持續推進,我國消費需求正步入快速發展的新車道,在消費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消費層次、消費品質、消費形態、消費方式和消費行為等方面均呈現出明顯的趨勢性變化,新消費方興未艾。比如,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消費品質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消費形態由物質型向服務型轉變;消費方式由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消費行為由從眾模倣型向個性體驗型轉變,等等。但需要看到的是,由於市場機制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原因,消費結構升級加快與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突出。需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市場有效供給。需要在品牌建設、創新推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等方面下功夫。
第一,提高製造業水準,增加高端消費品有效供給。為解決低端消費品過剩、高端消費品不足的供需結構性矛盾,要認真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重點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突破:一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化生産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提質增效;二要減稅降費,切實降低企業成本;三要加快建立與製造業強國相適應的多層次教育培訓體系,為推動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提供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
第二,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産品品質。在這一過程中,要用市場化的手段,通過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使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産品集中,推動企業和産品的優勝劣汰,逐步形成一大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經得起市場檢驗的高品質品牌企業和産品;加強宣傳和市場行銷,在全球樹立中國品牌形象。要以品質創品牌,以品牌帶市場,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産品日益增長的需要。
第三,加快推動創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的主體是人才,要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的積極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人才戰略的核心就是要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要在職稱評定、經費管理等方面向有利於提高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方向轉變。
第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補齊服務業短板。這些年來,我國社會領域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投資總量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也仍然存在放寬準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面對社會領域需求倒逼擴大有效供給的新形勢,深化社會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著力增加産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優化品質水準,對於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挖掘社會領域投資潛力、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紮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真正落實國家支援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增加市場供給,補齊服務業短板。
第五,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綠色、安全、有機農産品的供給。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産品供給、有效解決市場化形勢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糧食品質安全為重點,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産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構建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夯實産業基礎。目前,優質、綠色、安全、有機農産品還很少,與老百姓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解決好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增加市場調節供需的能力,引導農民增加優質、綠色、安全、有機農産品的供給,同時,政府和行業組織還要建立農産品跟蹤與監管系統,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第六,加強市場監管,減少假冒偽劣産品。要進一步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升監管意識與監管能力、水準,創新監管方式、方法,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對一些重點行業與領域,實施分類監管、整合監管、風險監管等,實現多元化、動態化的監管,不斷完善市場監管體系,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減少假冒偽劣産品對市場的衝擊,推動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滿足人們對安全、優質的要求。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陳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