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藍”持續霸屏 “中國藍”大有可期

2018-02-12 15: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月12日午時北京的藍天。(台灣網 袁楚 攝)

  台灣網2月12日訊 隨著一幅幅藍天美景的照片“霸屏”大陸社交平臺,我們不難發現,去年曾令人心神嚮往的“北京藍”在今年冬天幾乎天天可見,“霾頭苦幹”的日子仿佛一去不復返,好到“逆天”的空氣品質讓“中國藍”的美好願景大有可期。

  大氣污染問題一直為大陸民眾所關心,大陸政府不會讓藍天白雲“曇花一現”,而是努力讓其永久回歸。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強調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心。那麼新的一年,各地將有何舉措讓藍天再多一點?

  今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改善有目共睹。“藍天多、口罩戴得少了、空氣凈化器多日未開”是北京民眾最直觀的感受。近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公佈,今年1月北京PM2.5(細顆粒物)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7%。這一數值不僅達到了歷史最低水準,也是首次達到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年標準值。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7年12月,北京在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行榜中首次進入前十,當月排名第九。今年1月,北京的排名再次上升,位居浙江舟山、遼寧大連等城市之前,位列第八。整個1月期間,北京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5天。據辛連忠介紹,一直到2月14日左右,北京的空氣品質都將維持在優良水準。

  取得這樣的成績,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這是“天幫忙”與“人努力”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是今年秋冬,冷空氣經常造訪,擴散條件較好。另一方面,今年秋冬季北京市及周邊區域減排力度空前,而此前持續多年的各項治污減排措施也釋放了一定的效益。

  打贏藍天保衛戰不只是北京市需要執行的任務,大陸多地明確“小目標”。

  在2018年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李幹傑表示,今年將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到2020年,大陸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降低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

  大陸各地也都提出了具體的細化目標。山東省2018年環保目標要求,全省PM2.5平均濃度比2017年下降4.9%以上,空氣品質優良率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河南省提出要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確保PM10和PM2.5平均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2018年實現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10天以上。山西省出臺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實現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全省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0%左右,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30%左右。

  近五年大陸對於空氣環境治理,絕對是動了真格。據統計,自2013年“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各地大氣環境品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16年大陸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已增至84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PM2.5年平均濃度都下降了30%以上。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月31日在環保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經過5年努力,“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大氣污染治理已取得顯著成效,整體空氣品質得到了大幅改善。這五年來,究竟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下面用一張圖告訴你!(台灣網 袁楚)

  【圖侃産經】大氣污染治理有成效 大陸整體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