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超預期!GDP增速7年來首次回升,讀懂新趨勢只需5個字

2018-01-19 11:0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7年國民經濟成績單。全年國內生産總值827122億元,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6.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實現近7年調整以後的首次回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的發展階段,考量中國經濟需要有新的視角。

  0.2個百分點看似微小,但來之不易,意義深遠。它表明瞭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態勢。管中窺豹,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呈現哪些新趨勢?經濟日報為你全面解讀~

  

   

   

   

  1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7年,我國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

  2017年,我國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我們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寧吉喆説,從産業結構看,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拉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拉動;從需求結構看,已經從過去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經濟發展由過去主要由出口拉動轉向出口和進口共同拉動,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在提升,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2萬億美元,一年的增量超過8萬元人民幣。

  寧吉喆表示,2017年,我國國民經濟運作呈現出五個方面的主要特徵:

  一是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全年經濟增速6.9%,這是好于預期的;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12月末城鎮調查失業率4.98%;物價全年上漲1.6%;國際收支方面,12月末外匯儲備31400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的31268億。

  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紮實推進。鋼鐵、煤炭年度去産能任務圓滿完成。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7.0%,創5年新高。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892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5.3%。工業企業杠桿率不斷降低,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企業成本繼續下降,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6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8元。短板領域投資加快,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農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23.9%、16.4%和16.4%,分別快於全部投資16.7、9.2和9.2個百分點。

  三是新舊動能的轉換加快進行。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産品、新動能在過去一年蓬勃發展。例如,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比上年增長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806億元,增長28.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0%,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6945億元,增長48.1%。新業態方面,共用經濟迅速成長,成為大量的新動能;“放管服”的改革,使企業和市場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和提升。

  四是品質和效益穩步提升。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750億元,同比增長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30.4%,加快28.2個百分點。從經濟增長的品質看,給居民帶來的就業和收入也十分可觀。同時,生態環境趨於好轉,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7%,好于年初提出的約束性指標。

  五是經濟增長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在增強,民生得了進一步改善。全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比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比每人平均GDP增速快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的食品支出至29%左右,反映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轉變。此外,出境旅遊人數已達到1.29億人次;文化産業保持兩位數增長。

  

提質增效特徵更明顯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總體上穩中向好,好于預期。這樣的變化,究竟是結構性的還是週期性的?

  寧吉喆表示,中國經濟運作穩中向好,受到來自結構性、階段性、週期性等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分析過去還是研究未來的經濟走勢,都需要綜合研判。  

  從階段性變化看,中國經濟已經從過去的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很大,有些省份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8萬億元。中央明確把推動高品質發展作為根本要求,明確了今年的重點任務,並將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進行支撐。

  從結構性變化看,過去幾年,我們在結構上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無論是産業結構、需求結構、要素結構都具有這樣的特徵。2018年,我國將繼續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立”“ 降”上下功夫。

  從週期性因素看,我國國內發展面臨著許多有利因素;世界經濟的復蘇在加快,雖然存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是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克服挑戰,就能取得更好的結果。

  “從中國的現實國情看,觀察中國經濟的週期性因素應該放在結構性變化和階段性特徵的轉換中去,這樣才能對中國經濟有更加科學客觀的判斷。”寧吉喆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提質增效的階段性特徵也會越來越明顯。 

  記者 / 林火燦 

  編輯 / 杜秀萍、萬政 

  製圖 / 盧嘉 

  來源 / 經濟日報新媒體出品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