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是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硬要求

2017-12-21 10:0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高品質發展是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硬要求

  “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展望未來,我國經濟增長重心將正式由“量”轉“質”,GDP增速的指標意義將進一步弱化,高品質發展成為硬要求。

  推動高品質發展,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證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正確性和重要性,這也要求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學習好、掌握好、貫徹好這一思想的精髓。

  推動高品質發展,需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人民對日益美好生活的嚮往,高品質發展是內在要求;破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品質發展是本質手段。

  推動高品質發展,無需高增速。我國經濟增長實現了高速轉向中高速的平穩過渡,2015年以來,我國GDP增速季度波動幅度最大不超過0.1個百分點。基於“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的總要求,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呈現“低波動、有韌性”的特徵,經濟不會失速下行,這也為推動我國經濟走向高品質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

  推動高品質發展,貨幣政策無需寬鬆。從中長期看,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和負利率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緩了各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與此同時,資産價格非理性膨脹、債務率攀升、匯率競爭性貶值等問題卻相伴相生。有研究還發現,這輪貨幣寬鬆讓貧富差距更加惡化,進而助長了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等現象的興起。因此,來年我國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易緊難松。

  推動高品質發展,全面打好三大攻堅戰是重要抓手。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就是為我國經濟轉型和深化改革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就是為實現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攻克最大的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為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鋪設大道。

  推動高品質發展,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關鍵主線。“要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很明顯,本次會議提出的“三大轉變”對我國製造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標準。結合十九大報告來看,“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並且“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方向,而相比過去兩年,重點可能也會轉向“補短板”。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使命要有新作為。”十九大為我國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制定了方針。本次會議則為新時代的經濟工作作出了新規劃,接下來需要的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在我國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經濟將更有韌性,中國也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並有望主導全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