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中小學校長會聚北京共話未來基礎教育發展
10月26日,第三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在北京召開(台灣網 孫伊靜 攝)
台灣網10月26日北京訊(記者 孫伊靜) 26日上午,由北京市臺辦、市教委和東城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在北京召開。
本屆峰會以 “面向未來的基礎教育”為主題,來自臺灣的130名中小學校長與北京市300余名校長代表圍繞校園文化、教育均等化與優質化、傳統校本課程開發、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共同分享同根同源同學習的成果與經驗,共同推進中華優秀文化深入校園、進入課堂,共同研究和探討面向未來、共創基礎教育新發展的方法、路徑與措施。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同小學校長王歡、臺灣花蓮市中華小學校長鮑明鈞分別作了主題發言。著名教育專家陶西平針對目前基礎教育領域熱點問題進行主旨演講。
王歡在論壇上表示,教育傳承過去、造就現在、開創未來。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在辦學過程中,基於對時代,對中國,對教育的全面審視,不斷理清學校育人工作中的擠兌關係,從邏輯起點、價值追求、實踐模型、課程變革和教師轉型幾個角度進行育人模式的重構,讓學生有能力立足於這個充滿變化的未來。臺灣花蓮市中華小學校長鮑明鈞表示,未來的基礎教育與現在的升學主義、考試取向、經史子集、公式背誦不同,可以總結成兩句話:學生該學會的是如何學習,了解他想學習什麼。老師該教的不是僅僅是課堂的知識,而是帶著學生研究知識。
當天下午,在北京廣渠門中學、北京市一七一中學、北京市光明小學、北京市第二中學分別舉行了關於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校園文化、教育的均等化與優質化發展、傳統文化與校本課程開發、教師隊伍建設與專業發展等為主題的四個分論壇。
北京市一七一中學校長陳愛玉表示,進入資訊時代,一所學校能否激流勇進贏得發展的戰略主動,首先取決於教師團隊能否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立場上具有深度的學習力和思考力,確保專業化水準始終處於行業前沿。
臺中市和平小學郭盈師校長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參觀北京的中小學時發現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新知識已普遍走入中小學教育,北京的教育無疑是先進的,國際化的,而臺灣教育以“知識走出課本,能力走入生活為”主軸,也有很多借鑒的地方,相信兩岸教育協同合作能給學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為鞏固京臺基礎教育交流成果,充分發揮各自的教育資源優勢,北京教育學院與臺灣中小學校長協會在峰會上共同倡導建立了京臺基礎教育發展聯盟,將邀請更多京臺兩地中小學校等教育機構和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優秀校長教師共同參與兩地基礎教育交流合作。(台灣網孫伊靜)
10月26日,著名教育專家陶西平進行主旨演講(台灣網 孫伊靜 攝)
10月26日,第三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在北京召開(台灣網 孫伊靜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