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霍林郭勒市依托霍林河煤田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產業基礎,以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為核心,堅持走煤電鋁資源轉化、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承接電解鋁產業轉移,加快構建煤電鋁加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資源利用生態化。近年來,全市經濟社會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不斷壯大煤電鋁產業鏈,推動主導產業集聚擴張。霍林郭勒市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實施能源轉化戰略,完善延展煤—電—鋁產業鏈條。通過擴能和新建項目,擴大煤電鋁產業規模,形成集聚效應。目前,露天煤業擴能改造項目已獲得內蒙古煤炭工業局批復,新增產能300萬噸;現已投產火電裝機290萬千瓦,隨著11月下旬錦聯二期2臺66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新增132萬千瓦產能。同時,隨著錦聯2臺66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錦聯電解鋁產能得以全部釋放,年內將新增電解鋁產能50萬噸,全市電解鋁產能將達到168萬噸,帶動轉化當地煤炭資源近2000萬噸。煤、電、鋁3條產業鏈相互支撐、相互作用,形成了“以煤發電、以電煉鋁,以鋁帶電、以電促煤”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不斷完善配套產業鏈條,初步形成循環經濟共生網絡。該市按照“企業小循環、產業大循環”發展思路,全面構建以循環型工業為主體、循環型服務業為輔助、循環型農業為補充、全社會資源循環利用體係為基礎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霍林郭勒競日能源有限公司30兆瓦、霍林郭勒市振發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0兆瓦、霍林郭勒市露天煤業有限責任公司20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開工建設,降低原煤使用量,實現綠色發展。錦聯鋁母線、精鋁翅片箔等8個鋁後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鋁後產品種類達到62個,從“一煤獨大”向“多元支撐”再向“優化升級”轉變。
不斷推進工業固廢物轉化鏈條,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該市充分利用循環經濟園區企業排放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復合水泥、空心砌塊、路面彩磚等產品,形成煤—電—粉煤灰—水泥、煤—電—粉煤灰、爐渣—建築砌塊、煤—電—脫硫石膏—紙面石膏板等產業鏈條。目前全市共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企業9家,年可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100萬噸左右,約佔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不斷加強循環經濟配套服務,促進循環經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該市以東外環商貿物流園區等為基礎,推進中鐵物流、瑞方物流等12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增強物流集散能力;建立鋁產品研發平臺,成立內蒙古蒙東鋁及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加強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完善人才培養平臺,著力培養產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經濟日報記者 羅 霄 通訊員 宗佔英)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