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江蘇新增20萬千瓦光伏電站指標推廣新能源發電

2015-10-14 13: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南京10月14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14日從江蘇省政府獲悉,國家能源局在年初下達1780萬千瓦光伏電站建設指標基礎上,又增加530萬千瓦指標,用於支援光伏電站建設條件優越、已下達建設計劃完成較好的地區。此次江蘇新增20萬千瓦,全年共獲得120萬千瓦指標,佔全國年度總規模的5.2%。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759.02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76.82萬千瓦。在全國各省區中,江蘇今年的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少於新疆、河北、內蒙古、寧夏、青海、安徽,列第七位,在東部經濟發達省份中居前列。

  江蘇人多地少,與西部地區大量發展地面電站不同,江蘇主要採用“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及“屋面資源”電站等模式,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基本不直接佔用地面,有效實現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在蘇南地區,主要利用湖面、工廠和大型公共建築的屋頂、停車棚等建設光伏電站,比如在工業重鎮昆山,受國家鼓勵政策和地方引導政策雙重驅動,規模型企業、特色産業園區通過出租廠房和大型建築的屋面資源,推廣建設非居民屋面太陽能光伏電站61個座,裝機總容量超過6萬千瓦,年利用太陽能發電量超過了7000萬千瓦時;在蘇中蘇北地區,沿海灘塗、農業大棚、養殖場都是光伏電站建設的載體,比如淮安金湖的“漁光互補”、鹽城東臺的灘塗電站。此外,一批家庭電站也在江蘇快速發展,百姓自家發電賣給電網獲得收益。

  除帶動光伏製造和新能源産業發展,電站建設還創新了江蘇省對經濟薄弱地區的扶貧方式。在有關部門支援下,東海縣青湖鎮、邳州市新河鎮等6個鄉鎮建設了一批居民屋頂連片電站,發電收益用於幫扶貧困人口、扶持村集體經濟,在全國起到了示範效應。受此帶動,江陰市山泉村、濱海縣東坎村、大豐區恒北村等集體經濟相對較好的地區也自籌資金建設光伏電站。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