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滬指巨振6% 3.28萬億解凍資金圍攻5000點

2015-06-05 07: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滬指巨振6% 風格轉換或來臨

  3.28萬億解凍資金圍攻5000點

  隨著3.28萬億打新資金的歸來,滬指即將對5000點整數關口再度發起衝擊。種種跡象顯示,在兩融政策不斷收緊、投資者持續涌入市場的情況下,A股風格轉換的預期正在增強。

  4日(週四)A股再現巨幅振蕩,上證綜指跌幅一度超過5%失守4700點,創業板指重挫逾7%擊破3700點,兩指數全天振幅分別超6%和8%。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37.12點,漲幅為0.76%,收報4947.10點,深證成指下跌37.45點,跌幅為0.21%,收報17501.05點。兩市全天成交1.99萬億元人民幣,中小板指收盤跌0.93%,創業板指收盤跌0.97%。

  值得注意的是,4日當天,與前一段時間創業板指數節節上漲、而以銀行為代表的大藍籌停滯不前的情形不同,上證綜指走勢明顯強于創業板、中小板。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預示著市場的風格轉換可能正在到來。招商證券認為,隨著地方債第一單以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利率順利發行,監管風向開始不利於成長板塊,而政策風向開始逐漸傾向於穩增長,市場情緒也會有切換。中歐基金則表示,從盤中情況來看,前期表現比較弱的金融、煤炭等板塊漲幅較大,金融股的上漲正在分流成長股的資金。目前,投資者可以繼續觀察市場風格轉換的持續性,而每次風格轉換或都會伴隨著市場的劇烈波動,只不過本次市場劇烈波動在一天內完成。來自滬深交易所的最新數據則顯示,截至當天收盤,上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23.88倍,深市主機板的平均市盈率為40.80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則分別為82.44倍和144.04倍。 隨著指數的大幅攀升,兩融的政策仍在持續收緊。6月4日,國盛證券下發通知,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融資融券標的範圍,同時調整了創業板股票的可衝抵保證金折算率。而就在稍早之前,申萬宏源、興業證券先後發佈公告,將中國平安等調出融資標的範圍。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和長江證券則不同幅度地提高了保證金比例。WIND統計數據則顯示,截至6月3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為21578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為21500億元。有部分市場人士擔心,隨著兩融額度“天花板”的日益臨近,融資買入很快將面臨無錢可用的尷尬狀態。

  另一方面,儘管市場近期漲幅巨大,但是新的投資者和資金仍然在源源不斷涌入市場。數據顯示,5月份銀證轉賬凈增加9235億元,其中增加額為54606億元,減少額為45371億元。5月份銀證轉賬凈增加額較4月份增加347億元,創單月轉入最高紀錄。中登公司的數據則顯示,上周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442.80萬戶,環比增加68.92%。這是股票市場連續第七周新增開戶數超過200萬戶,也是股票市場放開一人多戶限制後,每週新開股票賬戶數新高。當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5467.57萬戶,環比增加21.96%。WIND統計數據還顯示,5月份新成立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了122隻,發行份額高達3312.10億份,創下本輪牛市以來的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達到了517億份和2745億份。

  4日晚間,5月份第二批發行的23隻新股中的11隻集體公佈搖號中簽結果,宣告完成發行將擇期上市,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1隻新股共計募集資金175.38億元,網下配售凍結資金1.38萬億元,網上申購凍結資金1.90萬億元,合計凍結資金3.28萬億元,認購倍數則分別平均為549倍和328倍。市場普遍預計,高達3.28萬億打新資金的解凍,將為滬指在短期內圍攻5000點這一重要關口提供助力。

  隨著指數的快速上行,IPO市場的供給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繼中國核電之後,近期A股又將迎來“巨無霸”型IPO。6月3日,國泰君安首發申請過會。據業內人士測算,國泰君安此次融資金額將達300億元,成為5年來兩市最大IPO。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則表示,未來是市場和監管層的博弈。對監管層而言,在牛市半山腰推出註冊制是最佳劇本,對於加杠桿的透支預期行情會進行輿論引導和窗口指導,甚至出手降溫。但市場是聰明的,市場會認為監管層是有牛市意願的,只是希望節奏慢點,監管層旨在降溫,而不會出重手打下去。最終的結果將在博弈和溝通中達成,從快牛切換至慢牛是雙贏,暴漲暴跌是雙輸。記者 吳黎華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