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分析稱收購存量房做保障房或成趨勢

2015-03-13 09:42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民生工程的保障房一直是房地産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保障房建設經驗的累積,保障房建設的新常態軌跡逐漸清晰。3月6日,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佈了《2014-2015年度保障房年報》之保障房影響及發展趨勢報告,報告指出,近年保障房建設經濟貢獻能力弱化,但民生效應增強。未來保障房的趨勢是,少建保障房、收購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貨幣補貼為主,棚改、農村危房改造提速。

  該報告指出,保障房建設實現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近年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強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能夠滿足人民的基本民生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為7%左右。加上“十二五”期間的3600萬套,則至2015年末,全國保障性住房(包含棚改房),共計5000萬套左右。若按屆時全國城鎮常住家庭總數2.3億戶計算,則保障房將使約22%的城鎮家庭受益。有利於提升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使城鎮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新就業職工住房困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但報告同時指出,保障房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漸弱化,預計2015年保障房開發投資對固定資産投資拉動約3個百分點。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

  究員謝金龍指出,經過幾年的高速建設,保障房現在進入産出高峰,而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面臨屢遭棄申的尷尬。由此,在房地産市場調控中應注重盤活存量,減少浪費。未來幾年應該會減少新建保障性住房,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回購商品房盤活存量等方式提供住房保障。

  報告認為,未來的趨勢之一是,將市場庫存高的商品房轉化為剛性需求住房。通過政府搭建平臺,以一定折扣從市場採購商品房用於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品質比政府自建的安置房品質好,百姓願意接受,對庫存較高的房能消化部分庫存。另外,由實物分配轉向貨幣補貼。第三就是加快推進棚改、農村危房改造。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