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延遲退休將讓養老保險基金鬆口氣

2015-03-12 09:05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養老保險“雙軌制”破除,有關延遲退休的話題再掀熱議。兩日前,靴子落地有點突然。

  3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透露,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今年有望出臺,明年向社會徵求意見,後年正式推出。至少五年後,再漸進式實施。也就是説,正式實施至少要到2022年以後。

  報道一齣,立即在社會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到底延遲退休的影響“是好是壞”?廣州市相關部門表示,由於沒有具體明確的政策,目前不好估算,需要等政策出臺落地後才能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廣州年均新增2萬至3萬人領取養老金的大背景下,延遲退休可令社保支付體系更加“從容”。

  其實,“延退”引發的爭論早已有之。2009年,包括人社部在內的一些高級官員和國內知名專家還曾提出採取“小步漸進”方式延長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説“每三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市人社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廣州沿用國家法定退休年齡規定,一般企業職工男年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幹部為55周歲)退休,一般職工繳滿15週年職工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即可領取養老金。

  相關部門透露,目前每月在市人社系統領取養老金的人數為100萬左右,每年新增2至3萬人,這樣,廣州市一年需要支付的養老金達到數百億元。“如果實行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也就是説每年領取養老金的新增人數會有所減少,這樣廣州的社保支付體系將更加‘從容’。”

  此外,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內退、下崗、買斷以及一些特殊原因造成提前退休的情況,使包括廣州在內的不少城市,職工實際退休年齡遠低於國家現行的退休年齡。如是情況,市人社部門內部資深人士直言,現行的退休年齡規定必須保證實現,才能促使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更好落地。

  廣州將第11次提高企業基本養老金

  為什麼要延長退休年齡?原因在於應對老齡化。當前,在我國社保體系中,養老保險面臨的難題較多,養老金缺口巨大。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公開表示,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這貌似已成為緩解養老金收支平衡壓力的一劑“猛藥”。

  中大社會保障中心副主任宋世斌坦言,因為廣州是一個老的工業城市,以前有很多國企,因此本地戶籍老人快速老齡化較深圳、東莞等外來年輕人口居多的城市不同,“廣州的快速老齡化在廣東省是最突出的,老齡化太快,社會負擔加重,如養老金支出越來越多,目前廣州還夠用,但再過幾年老人更多,養老金支出會面臨更大壓力,也可能不夠用。”

  2014年,廣州企業職工月每人平均養老金首次達到3019元,居全國前列,這已是廣州連續第10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準。今年,廣州還將落實國家第11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準部署。如果按過往慣例,調整幅度約在8%至9%。

  據透露,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總體運作是平穩的。但早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曾引用內部研究測算數據透露:“廣州的社會保障,在職工退休保險金這塊,人口紅利到2029年結束,2029年社保收支將出現拐點,(如不調整)到2039年社保金將全部用完。”

  中度老齡化社會必須重視人口養老問題

  數據顯示,在廣州市戶籍老年人中,80歲以上的佔15.96%,且高齡組增長速度更快,高齡化趨勢明顯。與2012年相比,60至64歲組人口增速為7.5%,80至84歲增長率8.4%,85至89歲年齡組增長率更達到9.5%。

  按照國際慣例,60周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即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廣州市初步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按照統計預期,老齡人口將在一定時期內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預期廣州將逐步步入高齡化社會,人口的“養老”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與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相比,更讓人擔憂的是整個廣州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初步顯現。據公安部門的戶籍登記資料顯示,2010年末,廣州市65歲及以上的戶籍人口占戶籍總人口的比重為10.1%,高於老齡化國際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3.1個百分點,戶籍人口的總負擔系數為31.5%,表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需負擔31.5名非勞動年齡人口。

  勞動力“高齡化”之餘,勞動力供給總量也在逐年減少。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完成十件民生實事之首的保持就業穩定工作,全市新增就業人數27.1萬人,約佔全省1/5,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

  亮麗的成績單背後存在隱憂。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在廣州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全市人力資源供需總量有較大幅度下降,企業招用工規模210.7萬人次,比前年下降12.2%;進場求職者141.5萬人次,比前年下降25.6%。整體的招工數和求職數比率達1.49,基本上3個崗位只有兩人求職。

  同時,在今年年初進行的企業調查中,明確今年將擴大招用工規模的企業數量僅為36.6%,維持用工規模不變甚至縮小用工規模的則超過六成。

  有專家擔憂,勞動力供給相對減少,意味著在崗的職工減少了,退休老人增多了,必將直接影響到社保基金,特別是給養老保險基金帶來很大的壓力。

  支援派

  高級知識分子:事業巔峰期退休可惜了些

  受訪者:陳先生 廣州某三甲醫院專家級腫瘤科醫生

  年齡:53歲

  記者多方調查發現,贊成延長退休年齡的人,大都是在管理崗位、科研崗位、技術崗位。首先,他們主要從事技術管理等腦力勞動,即使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在崗和退休的待遇差距很大,一旦退休,收入就嚴重“打折”,因此,他們希望能晚一點退休。

  此外,不少高級知識分子、科學家、高層管理人士以及專業技術人才普遍認為,現在的退休年齡正是他們在崗位上出成績的年齡,因為正處在事業的頂峰不願意退休。

  陳醫生表示,現在患者到醫院都希望找專家、主任醫師,但一般來説,要成為主任醫師、專家,年齡都在五六十歲左右。可遺憾的是,當他們的經驗和資歷達到這個水準的時候,卻也到了退休年齡。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正常的讀書年限計算,醫學博士走上工作崗位時已近30歲,如果60歲退休,在崗時間只有30年左右,而60歲正是一位專家經驗成熟、得心應手的階段。

  質疑派

  下崗失業者:繳費增加負擔更重

  受訪者:吳欣娣 保潔員

  年齡:31歲

  下崗後做了兩年保潔員的吳欣娣大姐表示,自己下崗後每月打工收入才1800元錢,還要繳300多元的養老和醫療參保費:“我再熬個幾年就可以領退休金了,但如果2017年實施延遲退休,那我豈不是還要再多苦好些年?”

  和吳大姐一樣,不少下崗、失業人士都表示,由於年齡大、缺少一技之長且大多患病,想找份工作非常不容易,就盼著早日退休,領養老金維持生活。下崗職工陳勇説,如果延長退休年齡,這就意味著,他們還要從自己並不多的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錢繳納養老費用。

  用人單位:老員工太多增加成本

  很多用人單位也不贊成“晚退”。為了減少用人成本,不少企業一方面讓有技術專長或管理能力的老職工退休後返聘;另一方面,讓普通職工尤其是年齡偏大的職工準時退休,甚至早退,以便空出崗位引入新人。

  天河區一傢俬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老員工的工資是新員工的兩倍,高齡員工準時退休肯定可以減少支出,也可以節省高齡僱員較高的社會保障稅費支付和企業年金繳費,何不騰出費用招更有創造力的新人?

  應屆畢業生:老人不退新人沒位

  受訪者:李科

  年齡:24歲

  “現在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老員工不退休,新員工名額必然會縮水。”應屆碩士畢業生李科説,他很想進國家機關或是事業單位工作,可很多單位根本沒有空缺的編制,新人根本進不去,如果再實行“延退”,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就會更加嚴峻。

  ■點評

  “60後”受影響最甚 無礙年輕人就業

  對於延遲退休的爭論,中山大學社會保障中心副主任宋世斌表示,延遲退休政策制定還需考慮一些特殊情況。“要關注的是沒有工作的人,如果延遲退休年齡,他們沒單位也沒工作,延遲退休的這幾年拿不到退休金,可能對生活有特別大的影響。”

  他説,延遲退休對“60後”影響最大,這個人群也需要關注,“現在屬於“60後”的大概50多歲,如果一旦推行延遲退休,將來可能有一批人卡在時間點上,但這批人年齡大,就業難,除卻在福利較好的單位,其他的‘60後’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在目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延遲退休人群會否衝擊年輕人就業?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善仕則表示,從勞動力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角度考慮,延遲退休有助緩解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促進産業發展,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在劉善仕看來,延遲退休不會衝擊年輕人就業,“兩者定位不同,中老年人群富有經驗和專業性,剛進社會的年輕人有不同的工種,二者不會互相影響。從長期來看,供給較多可能會影響就業,但延遲退休政策是一步步推行,在此期間會消化供給。”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