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金飾需求同比降三成 印度成為最大黃金消費國

2015-02-16 15: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世界黃金協會發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黃金需求已降至5年來最低水準,與此同時,中國黃金首飾需求同比下降33%,而印度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對此,專家表示,居民黃金消費日趨理性、股票市場表現不俗等都是中國金飾品需求下降的重要原因。專家預計,隨著轉型後中國實體經濟走強,未來較長時期內中國黃金需求難現“黃金時代”。

  【印度成為最大黃金消費國】

  世界黃金協會發佈的2014年《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指出,全球黃金市場已告別2013年的極端情況回歸平穩。受金飾需求及各國央行買入的推動,2014年第四季度黃金需求為987噸,同比上漲6%,年度需求收尾強勁。

  報告顯示,儘管黃金首飾類仍然是黃金需求的最大來源,但中國黃金首飾需求同比下降三成至624噸,金條和金幣的銷量甚至減少了一半,而印度總體黃金需求僅同比下滑14%。因此,2014年印度再次坐上了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的“寶座”。

  黃金需求的起伏伴隨的是金價走勢的“忐忑”。國際金價在去年11月創下每盎司1131.85美元的近年低點後便開始了反彈之旅,今年1月末曾一度突破1300美元大關。然而好景不長,去年四季度需求回暖並未將金價“撈”出下行通道。截至上周,國際金價重新跌回1230美元下方,周線收出了三連陰。

  對於近期黃金走勢,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希臘債務問題引發避險情緒、烏克蘭局勢陰晴難測、歐元區開啟量化寬鬆等都是影響近期黃金需求波動的重要因素;而美國經濟數據及預期持續趨好、中國經濟轉型已見成效等實體經濟層面的積極變化也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市場參與者的行為,讓金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真正反轉。

  【觀望心態阻礙消費需求】

  中國黃金需求下降是對前些年市場過熱的一種反饋。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中國近年來黃金需求一直處於非常旺盛的狀態,2013年甚至出現了一些非理性的‘抄底’行為,這就形成了前一年統計基數過高的翹尾因素。另一方面,隨著國際金價的連跌,很多有‘買漲不買落’心理的消費者採取了觀望態度,乃至一些節慶、婚慶剛需也會出現延遲消費的想法。”

  趙萍指出,儘管目前統計上尚難以區分消費性需求與投資性需求,但前幾年“熱捧”黃金的無疑更多是投資需求。因此,當金價下跌、美元走強,越來越多的投資需求就淡出市場,導致黃金需求下降。

  “一般來講,只有紙幣信用破産時人們才會涌向黃金尋求保值,而人民幣顯然沒有這種擔憂。事實上,現在的黃金也並未在抗通脹及保值增值上給持有者帶來明顯好處。更重要的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總體上仍處於政治、經濟、社會相對穩定的時期。”趙萍説。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