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公務員加薪幅度確定 每人平均月薪實際上漲300元左右

2015-01-23 14:4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中國網 楊楠 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中國網 楊楠 攝

  新華視點:【公務員每人平均月增資約300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3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説,預計公務員實際增資幅度並不大,每人平均月實際增資300元左右。(記者徐博、華春雨)

  發佈會實錄

  經濟參考報:有媒體報道説這次公務員漲薪幅度能夠達到60%,請問是否屬實?如果這個數據不準確的話,預計的幅度會是多少?

  李忠:我們也確實注意到了前段時間相關報道,這些報道應該説對這次完善工資制度的理解不太準確。為了幫助準確理解完善工資制度政策,我也多用一些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次完善工資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

  現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是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時確立的,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實施以來,基本工資制度順利入軌,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有序推進,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也在穩步實施。與此同時,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分配領域仍然存在工資結構不合理、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不健全、工資差距調控機制不完善、基層工作人員待遇普遍相對偏低等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決。

  這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有三個方面的主要特點:第一個特點,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同步進行。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實行退休費制度,個人是不用繳費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實行與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的統帳結合的制度,要實行個人繳費。但是現行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中沒有考慮個人繳費的因素,而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已經多年沒有調整,在推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國家決定適當提高基本工資標準,以盡可能使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個人繳費後的當期收入不降低,為順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造條件。

  第二個特點,重在優化工資結構。按照現行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是三部分組成的,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這三部分應該説發揮著不同的職能作用。按照工資不同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資結構應該是基本工資佔主體,其他工資項目為補充。而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基本工資沒有調整標準,在工資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形成了不盡合理的工資結構,這不利於充分發揮基本工資的作用,不利於加強中央對工資分配關係的調控。

  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有兩個途徑: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資的標準;二是將部分津貼補貼或者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裏面。這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將通過調整機關工資標準,並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適當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在完善工資制度的同時,凍結規範津貼補貼工資增長,各地各部門不能自行提高津貼補貼水準和調整津貼補貼標準,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改革性補貼政策和考核獎勵政策。今後要通過建立基本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等措施,逐步實現基本工資在工資中佔主體。

  第三個特點,進一步體現工資待遇向基層傾斜。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近4000萬在職人員,有近800萬人在鄉鎮工作,他們長期工作在一線,條件相對艱苦,工資水準普遍相對偏低。落實中央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為穩定基層工作隊伍,鼓勵人員向基層流動,通過建立鄉鎮工作補貼制度,適當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

  至於工資到底漲多少,從剛才我介紹的這次完善工資制度的特點,可以看出,首先這次調整基本工資標準要將部分規範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在基本工資標準提高的同時,規範津貼補貼要按相同的額度相應減少,這部分收入並沒有增加。其次,這次調整基本工資標準,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同步進行,增加的基本工資大部分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的改革成本。考慮這些因素,實際增資幅度並不大。按全國平均水準計算,月每人平均實際增資300元左右。需要説明的是,由於基本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準,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因各地工資水準的不同存在差異,對工資收入水準較高地區的部分人員,這次增加的工資可能不足以完全彌補個人繳費,當期收入還會有所下降。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