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未提房地産 開發商心裏酸溜溜

2014-12-15 09: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只字未提房地産業,地産商們失落還是焦慮?答案是兩者兼而有之。

  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連續兩年沒有提及房地産業。此前,2011年、201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都強調“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

  適逢房地産業發展前景未明,房地産界大佬們內心五味雜陳。

  12月14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直言,地産界很失落,“參加了十幾年論壇,每次都興高采烈,這次比較低沉。心裏酸溜溜的。”

  萬通集團主席馮侖更是調侃説,“過去網際網路、新經濟是地方政府的‘小三’,我們是地方政府的‘太太’,登堂入室,吃飯都是坐主桌的。現在換了位置了,他們扶正了,我們下堂了。現在唯一給的面子就是在邊上坐著,看別人吃。”

  “都説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如今房地産業成了舊人,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健康等成了新人。現在地方政府是圍著這些新人笑。”馮侖説。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沒提房地産,是件好事。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就表示,“公報沒提房地産,我們很高興。如果公報提得多,我們壓力大。不提,確確實實表明房地産業進入了一個新常態。”

  但他強調,雖然公報裏沒有房地産字樣,但其提到的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都與房地産業緊密相關。“比如中國經濟新常態,經濟增速將由高速轉到中高速。房地産業也處在一個換擋期,也面臨著結構調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科學調控,這也是房地産的重要課題。“就是怎樣在尊重房地産發展規律和地區差異的情況下,更好地實施分類調控。”朱中一説。

  他表示,過去過度強調房地産業是支柱型産業,未來應該把房地産業定位為基礎型産業。

  上置控股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施建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提房地産,説明頂層設計越來越好。不需要對一個行業過多關心。政府要學會無為而治,把更多的事情交給市場來解決。

  雖然心態不同,但房地産界的大佬們都認同,房地産業必須適應新形勢,加速調整。

  馮侖表示,任何地位的變化都不完全是別人造成的,肯定有自身原因。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房地産已經到了産業轉折時期。“城鎮化率已經到了50%,城鎮每人平均住房達到30平方米。在這樣的階段,以住宅快速開發銷售為主導的房地産增長模式和地方政府不斷賣地、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還能繼續嗎?”

  “房地産的日子確實一天不如一天,在走下坡路。”潘石屹表示,未來房地産業還將面臨的兩個不確定性是不動産登記制度以及房産稅,這些都會對行業造成影響。“房地産業如果不轉變,很快就會成為今天的鋼鐵業、煤炭業。”

  “房地産業以前是高大上,現在有了屌絲心態,是個好事。”施建説,七八年前,他去北歐訪問,當時IT業如日中天,諾基亞更是瑞典人的驕傲。“但現在諾基亞怎麼樣了呢?想想也就釋然了。房地産業要把心態放下來,要腳踏實地,繼續在新經濟時代,為未來打拼。”

  調整是必然的,但在網際網路時代該如何調整?

  潘石屹認為網際網路確實對傳統行業影響很大,但他不贊同顛覆的説法。“這幾天,參加了幾個網際網路大會。發現裏面的一些詞很大,血淋淋的,要顛覆、解構傳統産業。能不能換個溫柔的詞?比如擁抱傳統産業。”

  他認為,網際網路的本質是平等分享,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最終結果應該是提升效率。

  雖然房地産業發展面臨許多困難,但馮侖強調房地産業的發展空間還相當大。“房地産創造的是固定的人造空間,70億地球人,80%的時間都在房地産的産品裏生存發展。”

  “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看到房地産發展模式的變化。”馮侖説。房地産業未來將從開發模式轉變為以經營和財富管理為核心的商業不動産模式,再發展到金融和房地産結合的金融房地産模式。

  但也有人質疑,隨著電商的興起,越來越多商業地産正受到衝擊。

  對此,馮侖的看法是,“這邊減少,那邊增加。商業MALL減少了,但倉儲物流增加了”。這些倉儲與以往不同,是智慧倉庫,而這些都是房地産業要發展的領域。

  “網際網路給了我們新的空間,雖然下堂了,但要想不死在‘沙難’上,唯一的出路是變成‘前浪’。”他説。

  本報三亞12月14日電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