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自貿區試點擴圍 三張清單勾勒政府運作新規則

2014-12-14 11: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二輪自貿區試點的猜想在12月12日揭開謎底,廣東、天津、福建成為新的“改革開放試驗田”。

   按照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這3個自貿區將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

   會議要求抓緊制定新設自貿園區具體方案,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調整實施相關法律規定。

   這並不是從一個自貿區到四個自貿區的簡單增量變化,其深遠意義在於,由自貿區探索帶來的政府職能轉變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按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説法,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的核心工作,不僅是拓展到3個地區,而且要在全國推行三張“清單”:法無禁止皆可為的“負面清單”、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權力清單”、法有規定必須為的“責任清單”。

   毫無疑問,這是制度的創新。

   一個月前,上海自貿區公佈了自貿區運作一年來的社會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自貿區在轉變政府職能、改革監管方式等方面實施了眾多創新舉措,是從管制型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重大思維方式轉變,符合國際通行規則,企業對制度創新和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較高。

   參與自貿區評估的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普華永道管理諮詢公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以及上海投資諮詢公司在內的5家第三方機構。

   “點讚”成為這些機構共同的評價。比如上海財經大學的評估報告顯示,企業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等5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及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基本在80%以上。

   這些制度創新讓上海自貿區註冊企業數量實現了井噴式增長。

   上海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貿區成立一週年,已有283個項目落戶,共新設企業12266家,超過了原上海保稅區20年的註冊數量。

   2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沒有變化,硬體條件也沒有太多變化,但因為制度創新,進駐上海自貿區的企業超過之前20年的總和,帶來的就業人數翻了一番。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自貿區試驗最大的亮點。這項制度創新給企業松了綁,簡化了政府審批,強化了政府責任。過去政府過於倚重審批的管理模式被顛覆,簡化審批、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成為政府運作的新模式。

   2013版的負面清單有190條,2014版的負面清單有139條,清單長度縮短了26.8%。按照中央要求,2015版的負面清單還將進一步縮減。這不是數字上的簡單減法,而是對“法無禁止皆可為”的逐漸放大。

   政府的手伸得短了,市場的手恢復了其應有的力量。上海自貿區運作一年,已有20多項制度在全國複製推廣,帶動的是各地、各個領域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變。

   指明企業不能做什麼,僅有這樣的負面清單還不夠,要真正激發市場的活力,還需要對政府能做什麼、政府要承擔哪些責任細化出明確的清單。

   今年3月,中央政府首次“曬”出權力清單。當時,在60個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各部門手中,行政審批事項共有1235項。

   在12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國務院已經取消和下放了8批共690項行政審批事項。加上這次會議確定的108項,共有798項行政審批事項被取消或下放。

   不僅中央,多個省區市也相繼為自己的權力清單瘦身,約束政府行為。比如浙江在今年6月就拿出權力清單,42個省級部門行政權力從1.23萬項減少到4236項。

   有了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出籠也在加速。

   今年10月31日,浙江省發佈全國首張省級政府責任清單,43個省級部門的責任清單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公開亮相。安徽省編制出1.2萬餘條責任事項、兩萬餘種追責情形,對應責任事項和追責情形列出了3萬餘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據。江蘇省則公開了56個省級部門的責任清單。

   有了這些,“為官不為”就有了緊箍咒。

   據報道,全國多地開展了“為官不為”專項治理活動,江西南昌問責為官不為者97人,福建福州有227人因為效能問責受到處理,河南則集中查處了1398名官員。

   三張清單,背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該如何拿捏,如何讓市場起到決定作用的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三張清單已經勾勒出清晰的路徑。

   這已經不僅僅是自貿區的探索需要了,全國各地都需要三張清單下的新規則。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