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洛陽民政官員家搜出267本存摺

2014-11-15 08:5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人民檢察院反瀆人員在搜查該縣五頭鎮時任民政所所長張景華家時,竟然發現267本存摺。這些存摺沒有一本是張景華自己的,都是其利用職務之便,從“低保戶”“五保戶”群眾那裏收集而來。利用這些存摺,他先後冒領侵佔50余萬元低保戶的“養命錢”。因濫用職權罪、貪污罪,張景華被判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財産8萬元。

  貪污

  十隻手指輪流按手印冒領低保金

  新安縣人民檢察院在一次針對職務犯罪的調查中發現:該縣五頭鎮2009年有一筆涉及168戶群眾、47.17萬元的危房改造補助金情況異常。

  辦案人員説:“看賬目,錢都發下去了;再看錢,都進了群眾的存摺。但實際走訪發現,發放的名單中有149戶群眾一分錢都沒領到。”

  新安縣人民檢察院反瀆人員將懷疑目標鎖定張景華,竟然從他家裏搜出267個存摺。這些存摺都是被他用來冒領低保金的。

  調查發現,張景華利用困難群眾存摺冒領低保金的手法分為三步:第一步,將賬做平。制訂一份名單和對應的數額,讓民政所王某、王某某、崔某某等工作人員將規定數額打進指定賬戶;第二步,代領取現。有時是張景華自己,有時是派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取現之後現金和存摺一併交還給他;最後一步,偽造領款憑證。他讓民政所工作人員或其妻子“用十隻手指輪流按手印”,冒領款項。

  宣判

  濫用職權侵吞公款數罪並罰判10年

  新安縣人民檢察院起訴書顯示,張景華用這一手法曾先後三次貪污:2009年上半年,他將2008年危房改造資金404863元佔為己有,未發放到對象手中;2010年6月,將財政下撥的47萬多元危房改造資金轉入其掌握的群眾的存摺上,隨後將其中的4.16萬元取走,並佔為己有;2010年下半年,侵佔農村困難群體“三項增補資金”,包括農村低保增補資金15.1萬元、農村低保價格補貼7.5萬元、農村五保供養補助資金9.3萬元。

  近日,新安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張景華超越職權擅改93.13萬元民政專項資金用途,犯濫用職權罪;利用職權便利侵吞公款52.61萬元,犯貪污罪。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財産8萬元。

  起底

  一人身兼民政所所長、會計和出納

  辦案檢察人員發現,有關資金到了五頭鎮,如何流轉、分配、發放,均由張景華一手掌控。作為一名鄉鎮股級幹部,張景華除了擔任五頭鎮原民政所所長一職外,還同時兼著民政所會計、出納的職務。

  2009年五頭鎮47.17萬元危房改造補助金下撥後,張景華本應將這筆資金直接入賬,但他採用收入不記賬的方式,將該款從財政所要回,轉入自己事先開設並掌握的村民楊某的郵政儲蓄銀行賬戶中,繼而再將這筆錢撥到他所控制的168名群眾的存摺賬戶上。另一次,在貪污2008年危房改造資金的過程中,他則是用做假賬的方式,將部分2009年危房改造戶的領款收據入賬充抵2008年危房改造支出。

  農村低保資金項目分散、缺乏監管,也為張景華冒領侵佔資金提供了可乘之機。2010年,財政向五頭鎮發放農村低保增補資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可領取6個月,其他如農村五保供養補助金、農村低保價格補貼項目,補貼額度也都很小。有些補助是臨時性的,有些分配需要困難戶自己主動申請。一些農村困難群眾不了解情況,存摺、身份證複印件等資料又在民政所幹部手中,冒領騙補行為很難被發現。

  監督

  如何確保低保發放“最後一釐米”

  基層“蒼蠅式腐敗”雖然金額不是很大,但和群眾利益息息相關,尤其低保資金往往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如何確保這些資金髮放的“最後一釐米”暢通?

  記者調查了解到,五頭鎮民政所其他人員也參與了冒領低保款,但這些工作人員對此卻渾然不覺。該所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農村不少低保戶、“五保戶”不識字,不會使用存摺。所以,很多時候,低保金是由民政人員先代領交到所裏,低保對象再到民政所領現金。“這樣代領的事我們做過很多次,沒想到所長會把錢貪污了”。

  辦案人員認為,過去對民政低保資金的“跑冒滴漏”,關注重點集中在防範查處村幹部一級。今後,還應建立定期復核制度,由上級民政部門每半年對低保戶進行一次抽查復核,復核要經低保家庭戶主本人簽名備查,以加強對鄉鎮一級的監督。

  有效防止騙取冒領低保金,還需規範存摺保管。辦案人員建議低保金存摺必須由低保家庭戶主本人直接保管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代為保管使用。對於家庭成員無行為能力或行動不便的低保戶,應按規定報批,委託其親屬或監護人代為領取低保金。

  公開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劑。案發後,新安縣于去年7月建立涉農資金監管平臺,並對農村低保、“五保戶”的姓名、發放金額等情況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佈。專家還建議,適當條件下,政府可購買公共服務,引入專業的社會力量進行監督,促使農村低保工作專業化、透明化。

  □專家説法公開公示制度流於形式

  專家指出,“蒼蠅式腐敗”現象與政策公開和公示制度尚不完善、部門權力制約機制不健全、瀆職犯罪案件查辦阻力大等因素直接相關,致使基層幹部貪腐心存僥倖。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説,從多數基層幹部貪腐案件看,政策公開與公示制度流於形式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村民不了解民生資金髮放政策;即便民生資金髮放名單公示在村委會公示欄上,短期內便被蓋住或撕掉,而不少農村留守群體不識字或未及時看到,一些農村甚至對公示材料公開造假,公示制度未能形成社會監督的威懾力。

  同時,部門權力制約機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權力過於集中而被濫用,且民生資金領域職務犯罪領域廣、專業性強,一些基層幹部通過不法手段使非法目的合法化,非專業人員很難從中發現問題。

  打通權力監督“最後一公里”

  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説,基層幹部是權力的“最後一公里”,數量眾多的“蒼蠅”是看得見的腐敗,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形象。

  姜明安認為,“村官”是“蒼蠅式腐敗”的高危人群,我國應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相結合,加強基層幹部尤其是“村官”的黨性教育,提高村委會幹部素質,並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主動防貪拒腐、符合民心的“村官”,從源頭上遏制“蒼蠅式腐敗”。

  □相關案例

  1

  基層蒼蠅式腐敗雁過拔毛

  領危房改造補助得送一隻雞

  截至11月中旬,中央巡視組對10個省區市開展新一輪常規巡視,以及對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院、一汽集團開展專項巡視都進行了反饋。基層權力腐敗成為普遍問題。在廣西,中央第一巡視組組長項宗西指出,基層幹部“蒼蠅式腐敗”問題日益凸顯。在陜西、河北、上海、浙江、江蘇等地,中央各巡視組同樣指出,當地“小官巨腐”“小官貪腐”、基層權力尋租等現象突出。

  “蒼蠅式腐敗”一大特徵是,窩案串案頻發。在廣西河池市,當地檢察機關介紹,2013年,辦案人員調查發現,監管人員與屠宰廠勾結,套取國家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補貼,系列窩案涉案人數達52人,一些貪污、瀆職行為持5年之久。

  河北省紀檢機關最新通報稱,河北有的市車管所數十人大肆受賄數千萬元,當地有的市交警支隊長受賄超千萬元,有的縣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受賄和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總額近千萬元,甚至有村幹部利用協助徵地時機受賄百萬元。

  “蒼蠅式腐敗”另一大特徵是,基層貪腐呈“雁過拔毛”趨勢。西部一貧困縣檢察機關出具的檢察建議書稱:一些農村幹部把索賄看作理所當然,山區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髮放到戶後,村幹部馬上索取上千元的“感謝費”,一名村幹部直接要求當地18戶農村危房改造戶在春節前每戶送一隻雞給他。

  2

  回應“億元官員”家屬自辯

  秦皇島紀檢部門稱相信證據

  近日,河北省紀委通報了秦皇島市城管局原幹部馬超群受賄、貪污、挪用公款一案。13日,馬超群親屬在秦皇島舉行新聞發佈會,辯稱紀檢機關查獲的資産為其父合法經營所得。秦皇島市紀檢機關對此作出回應:相信證據,會用事實説話。

  14日,一位馬超群的親屬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再次表示,紀檢機關查獲的鉅額資金和房産等均為馬超群的父親合法經營所得,並非馬超群貪污受賄的贓物。對此秦皇島市紀檢部門回應稱:我們相信證據,以事實説話,案件最後要以法院判決為準,事實肯定會大白于天下。

  秦皇島市紀檢機關表示,案件目前正處於偵查階段,相關案情不便透露。有輿論認為,馬超群親屬在案件偵查階段約見記者,披露所謂“實情”,會對案件偵辦産生影響,涉嫌利用輿論影響司法。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易勝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案件偵辦階段由家屬召開新聞發佈會,之前很少聽説。他認為,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會妨礙偵查工作的進行。“通過新聞媒體發佈案件相關資訊,會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間接表明瞭馬超群家人的態度,容易與相關涉案人員達成攻守同盟,給偵查機關下一步調查案件帶來影響。”

  易勝華認為,不排除家屬希望通過約見媒體記者抵消“不利輿論”影響的可能,但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如果最後證明紀檢機關之前公佈的情況屬實,馬超群親屬現在的行為,就有可能構成犯罪。”

[責任編輯: 普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