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謹防混改成國資流失新通道 應健全監督約束機制

2014-11-14 08: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國家正醞釀出臺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政策,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灰色地帶”加強監管,保證國企改革順利進行。

  網民表示,應防止當下進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少數人利用,成為國資流失的新通道。為此,必須健全監督約束機制,斬斷伸向國有資産的黑手。

  嚴防國資“大家拿”

  有網民指出,目前國資流失非常普遍,早該追查和治理。其中包括公開貪污在內的“體制性流失”尤需嚴查。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國企高管腐敗100萬元,平均要輸送1億元交易額,背後存在的安全、環保、品質問題,將給社會、國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網民“陜北黑臉漢子”説,受流傳已久的“國有資産就是大家的資産”等觀念影響,在國企高管中長期存在大量違法轉移國有資産,一些員工熱衷助紂為虐從中獲利等行為,正是國有資産成為“大家拿”的主要原因。

  “如果一個桶的底部沒有修補好,單純在上面加水,加多少漏多少。糧倉裏生滿了耗子,不先捉老鼠,而是再向糧倉注入更多糧食,有什麼用?”網民“火星網友”追問,國企掌握著最好的資源和客戶,以及民企難以企及的政策扶持,卻每年都把賬目做成小賺或者虧損,然後等國家撥款。錢到哪去了?

  “這些腐敗現象在國企裏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用説哪個企業,查所有破産企業,有多少國有資産被低價轉售,其中又有多少人得到實惠。要追查到底,不能讓貪官和行賄者存僥倖心理。”網民“qfly”説。

  杜絕混改暗箱操作

  不少網民指出,嚴防新一輪國資流失,混合所有制改革須杜絕暗箱操作。

  網民“楊國英”認為,新一輪以混合所有制為特徵的國企改革,其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在缺乏可行性細則以及必要試點週期之下,過於激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容易導致國資流失。在上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國退民進”浪潮中,就是因為可行性細則的缺乏以及配套機制的不完善,直接導致了當時國資大規模流失。

  網民“譚浩俊”指出,由於此輪改革大多將滲入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且資産規模都很大、涉及面也很廣,如果方案設計不科學、不合理,相關程式不規範、不透明的話,就容易形成人為漏洞。譬如資産評估,就容易被人為操作,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必須把好審核關,確保不出現低評、少評或漏評現象。

  健全監督約束機制

  網民“595ulvz12k”認為,國有資産的流失令人痛心,在盡力追討的同時,需要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國企的內部管理制度、外部監督制度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尤其是財務狀況、招投標過程都應該暴露在陽光之下,讓每一個業內人士、每一個股東、每一個公民都成為監督者。此外還有必要厘清監督者與被監督者的關係,國資委等政府部門應當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管者,而非直接參與者。

  網民“畢曉哲”表示,要紮緊籬笆,防範國企“家賊”式監守自盜。他建議,不僅要加強對國企班子尤其是國企一把手的監督,還應儘快考慮引入國企領導責任終身追究制,給所有相關責任人戴上“緊箍”,甚至有必要大力推進建立國企領導層財産公示公開制度,真正形成“不易腐、不能腐”的局面。

  (記者 班娟娟 整理)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