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華醫學會“灰色生意經”誰管?

2014-10-15 09:1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社會組織、慈善公益組織在中國為什麼屢曝“黑幕”?資訊不透明是表,面對違法違規的行為,行政管理部門行政不作為是根。

  根據審計署六月份公佈的對中華醫學會的審計報告,中華醫學會利用學術會議收取贊助8.2億人民幣。3個多月過去,國家行政主管機構未對其出具處理意見,中華醫學會本身也無對外公開的整改措施,而數以億計的收入去哪兒了?章程規定的“公益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的中華醫學會,何以至此?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中華醫學會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而時至今日,在媒體多次追問之下,並無公開的跡象。同樣,根據《條例》中華醫學會從事盈利性活動或“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應處理相關責任人或者吊銷登記證書並沒收違法經營所得,並處以違法收入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面對國家審計署查實、通報的違規行為已有3個月之久,有關部門為什麼不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對中華醫學會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

  1915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利用自己的組織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卻借學術會議收取鉅額贊助費等。這樣的事情發生,其損害的已經不僅是社會公眾對中華醫學會的信任,而是加劇了整個社會對醫療行業的“不信任”。

  雖然,國外的“協會”大多的確是通過企業的贊助來召開“學術會議”,但其卻有著“嚴格”的透明化規定,“協會”接受的每一分錢花到什麼地方去了,都給社會交代得清清楚楚。反觀中華醫學會“創收”8.2億元鉅資,卻無人知曉其這些錢“去哪兒了”?中華醫學會的財務不透明,並非國家沒有相關管理規定,而是這些管理規定並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執行。

  社會組織、慈善公益組織在中國為什麼屢曝“黑幕”?資訊不透明是表,面對違法違規的行為,行政管理部門行政不作為是根。

  為什麼國家花大力氣規範醫療行業的種種弊端,而中華醫學會卻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藥廠”和“醫生”之間大發其財?

  一方面是這些組織的領導人忘記了“組織”的宗旨,把“組織”利益最大化作為行為目標;一個方面在行政監管方面,對社會團體的財務資訊公開不夠重視,而讓那些“市場化的掮客”有了可乘之機。中國的社會團體、公益組織如何重建社會的信任,根本的解決之道是相關部門首先要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切實履行自己的監管責任,而不是國家審計署已經發現中華醫學會嚴重違規的時候,自己還在那裏“不吭聲”。

  □才讓多吉(公益人士)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