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上海自貿區物業市場回歸理性價值提升

2014-10-14 08: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自貿區成立滿一年,區域內的寫字樓市場在經歷初期的租金瘋漲後逐步理性回歸,其物業價值在這一年中得到實質性提升。

  世邦魏理仕13日發佈的《2014年三季度上海房地産市場回顧》顯示,上海自貿區寫字樓租金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內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行情,在初期搶注風潮的推動下,平均租金由自貿區成立前的每平方米每天2.1元(人民幣,下同)飆升至去年年底的每平方米每天6.3元,隨後逐步理性回歸,本季上海自貿區寫字樓平均租金報價環比繼續下跌2.3%至每平方米每月4.2元。

  就算如此,如今上海自貿區的租金水準仍比自貿區成立前有100%的增長。

  同期,自貿區內寫字樓的物業價值也得到實質性提升,8月遠洋地産以樓面地價每平方米11000元從華豐建設購入位於外高橋保稅區內的一在建寫字樓工程,該價格相較于2011年華豐建設土地購入價格增長逾4倍。

  工業物業方面,自貿區成立後以外高橋保稅區為代表的相關園區工業地價均出現上漲,其中外高橋的工業用地價格由之前的每平方米3500元上漲至每平方米8500元,同時區內廠房、倉庫等物業租金也錄得穩步上漲。

  住宅市場方面,森蘭、臨港、祝橋等自貿區輻射板塊的代表性項目在去年四季度均出現了價格和成交量的雙重階段性高點,之後跟隨整體市場逐步回落,漸趨平穩。但自自貿區成立至今,其輻射板塊內代表性項目的售價累計漲幅都超過了10%,跑贏上海市平均水準。

  今年9月份,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發佈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産業規劃》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對未來自貿區的産業佈局及相應的土地功能佈局作出了總體規劃。

  自貿區總體建築規模為2830萬平方米。市場分析認為,洋山保稅港區的優質倉庫市場將得到持續需求增長的長期支撐,而外高橋保稅區的功能轉型升級則會帶來土地轉性升值以及寫字樓開發投資方面的機遇。

  考慮到自貿區內的商務辦公規劃面積有限,而相關管理部門亦在引導企業實行區內註冊、區外辦公的模式,世邦魏理仕稱“自貿區內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對森蘭等周邊等商務區域以及上海其他商務區産生更為廣泛的利好作用”。(完)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