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火車票退票收“20%退票費”觸動了誰的神經?

2014-09-24 14: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任何事物,都是有弊有利的,只要是利大於弊,我們就應該正確的面對,而不是一味的鑽牛角尖

  因中國鐵路總公司將火車票退票費上調至20%,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正偉提起訴訟,要求國家鐵路局公開與調價相關的政府定價資訊和退票成本資訊。(9月22日《京華時報》)

  鐵路在沒有實施梯次退票費規定之前,有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國鐵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且退票量隨客流增加而增加,退票時間集中在開車前24小時以內,給鐵路原本緊張的客運運輸“雪上加霜”。

  這種情況的産生原本就離不開民眾對於火車票的渴望,也是鐵路為方便群眾方便購票不斷改善購票手段造成的。現如今足不出戶早就能通過網路訂票、電話訂票、手機購票等之後,雖然方便了乘客買票,但也出現了旅客多購票、多佔票現象,以及“黃牛”猖獗,從而造成真正需要出行的乘客買不到票。

  而鐵路部門制定的梯次退票方案,對退票時間有著嚴格的界定,即在開車前48小時退票的只收5%的退票費,在開車前48小時到24小時之間的,收取10%,而收取20%退票費的只在開車前24小時之內。

  不論從群眾個人的利益來説,還是從公共資源最大化來説,鐵路此舉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而在原來無論退票早晚,退票費都是車票面額20%。

  實施梯次退票不但有效打擊了“黃牛”一族侵佔票源謀取私利的不雅之風,更是盤活了鐵路運能資源,使得鐵路客運公共資源最大效益化和個人損失最小化“雙贏”局面。

  對於因退票被收取20%服務費,律師董正偉要求國家鐵路局公開定價資訊和退票成本資訊,此舉看似光明正大,其實不然。一個成熟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調整,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市場競爭,何來問罪?任何事物,都是有弊有利的,只要是利大於弊,我們就應該正確的面對,而不是一味的鑽牛角尖。

  據今年1月20日《北京青年報》報道:“記者從北京三大火車站了解到,今年春運,梯次退票費首次實施已顯成效,與去年春運日均退票3.1萬張相比,三大火車站窗口退票減少了三成。”這也就意味著僅在北京,每天至少有1萬多人受益於梯次退票及時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

  網路時代,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新聞,都會引來不少的爭議和吐槽,根本來不及思考。其實,無論對待人或事,我們應該多看到他的努力,他的進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憤慨。以自我為中心,嘩眾取寵,最終只是黑了別人,火了自己。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