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知名家具廠家接二連三出現倒閉,震動業內。
9月9日,深圳華仁實業公司(百蘭床墊)在其工廠門口貼出告示宣告倒閉。告示稱,因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家具企業生存艱難,而華仁公司經營管理不善,嚴重虧損,資不抵債,只能選擇停業。百蘭床墊是繼華源軒、富之島之後成為深圳第三家倒閉的知名企業。
浙江省家具協會會長蔣鴻源表示,家具行業也有實現30%-40%銷售增長的企業。之所以部分企業出現員工討薪、企業破產,實際上就是企業的資金狀況出現問題。另一方面,一些企業跨行業發展,並不專注于本行業。而從經濟形勢層面來看,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遊產業,家居生產行業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其次,行業也存在盲目擴張、產能過剩問題。
品牌影響力漸弱
知名家具企業倒閉,深圳家具行業固有的問題也初露端倪。
“以往廣東區域值得引以為傲的軟體家具和板式家具正在或者是逐漸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四川的板式家具。”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侯克鵬在2013年年底的一次主題演講中指出。
深圳的家具行業經歷了30年高速發展。資料顯示,過去30年中,深圳家具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中。2001年,深圳家具企業共有1200余家,15萬從業人員,年產值突破150億元。2012年深圳有家具企業2500多家,年產值超過2600億元。
2010年,深圳已經成為國內主要的家具研發中心,在產業規模、設計、人才、技術、設備以及產品質量、產值等方面均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同時,深圳也成為國內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各大中城市出口額首位。
在深圳家具行業發展的同時,市場也在悄然分化。2008年金融危機,家具行業內的“川軍”的崛起、江浙一帶的發展、京津的迅速擴張,讓深圳家具品牌內外受到夾擊,市場被瓜分,品牌影響力也漸漸被削弱。
尷尬“深圳制造”
“深圳家具行業過于依賴展會模式,忽視對經銷商的關注。川軍重視品牌包裝,引入新的品牌包裝理念、包裝文化,深得經銷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從而佔有市場的優勢。四川企業沒有成熟的展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終端。因此,大的家具制造企業最終並未出現在深圳。”有業內人士分析道。
2010年以後,“深圳制造”影響力大不如以前,北派家具、江浙區的家具逐漸取代深圳。
隨著京津、江浙、四川、魯冀一帶家具企業的崛起,更讓深圳品牌遭到嚴重的擠壓,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
家具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低成本一直是核心競爭優勢。其中,人力成本是家具整體價格重要的組成因素。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有9個省市調高了最低工資,上海最低工資上調至1820元,深圳調高至1808元。
家具生產所需的木材、不鏽鋼、油漆等原材料價格也不斷上漲。2014年,廣東省的家具價格相比去年已經上漲了10%左右,各方面成本的提高降低了家具生產企業的利潤,削弱了出口的競爭力。
廣東家具發展至今已有20多年頭,在家具業發展初期,傳統的發展模式讓廣東家具企業嘗到不少甜頭。遍地開花的經銷商是他們發展狀況的最好證明,經銷商越多,證明他們的發展越穩定,越快速。而這種經營方式也就是“以工廠規模化生產,經銷商全國銷售”。而隨著家具業發展越來越成熟,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同質化嚴重、競爭壓力大等家居企業不能不面對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經營模式難以維持下去。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