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連續7月下滑 房企以價換量料延續

2014-09-16 08: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連續7月下滑 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8.9%

   統計數據顯示,房地産市場仍處於低迷狀態。國家統計局13日公佈,1-8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5897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2%,增速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下滑。當天公佈的其他多項房地産統計數據也呈現下滑勢頭。分析人士表示,房地産市場仍處於深度調整之中,儘管當前大部分城市已放鬆樓市限購政策,房地産企業正在採取措施“以價換量”,但從整體來看,樓市反彈的動力仍不足。

   樓市調整累積效應顯現

   房地産投資開發增速的下行意味著開發商對市場的信心繼續降低。歷史數據顯示,這是該指標連續4個月處於15%以內的較低水準,並且持續低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

   鏈家地産的分析指出,目前樓市仍處於調整態勢,當前房企主要以消化存貨、回籠資金為主,對新增投資較謹慎,加上銀行對房地産風險的管控並未明顯鬆動,導致房地産投資增幅繼續回落。

   其他多項統計指標也呈現下滑勢頭。1-8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07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1143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5%。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土地市場陷入低迷,不少地塊遭遇流標、流拍,以底價成交成為常見現象。上市房企的公告顯示,今年大型房企的拿地熱情明顯下降,策略逐漸轉向去庫存。

   去庫存的進程並不理想。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49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70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1661億元,同比下降8.9%。其中,住宅銷售額34314億元,同比下降10.9%。截至8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6160萬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590萬平方米。

   受各項數據低迷的影響,8月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94.79,環比回落0.03點。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的《郭同欣解讀8月份經濟數據》文章認為,房地産市場調整的累積效應進一步顯現,對相關領域生産、投資和消費的影響加大。8月鋼材産量同比增長2.4%,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水泥産量增長3.0%,回落0.5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産量下降3.8%,上月為增長1.8%。8月家用洗衣機産量同比下降7.5%,上月為增長6.2%;彩色電視機産量增長3.0%,環比回落11.2個百分點;電冰箱産量下降4.0%。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類、傢具類、建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7%、13.0%和12.5%,分別環比回落2.9、3.0和2.4個百分點。

   房企以價換量料延續

   統計數據顯示,房地産開發企業的資金狀況繼續惡化。1-8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79062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去年1-8,該指標為同比增長28.9%。1-8月,在房地産開發企業的具體資金來源中,定金及預收款18905億元,同比下降10.7%;個人按揭貸款8697億元,同比下降4.5%。

   鏈家地産的分析指出,雖然房企已縮減投資,但由於銷售下滑、國內融資較難,目前資金壓力仍較大。“金九銀十”是傳統的銷售旺季,是房企加大推盤力度、降價促銷、加速去庫存以回籠資金的好時機,預計未來資金緊張的房企將進一步“以價換量”。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樓市仍處於明顯調整的過程中,主要城市新房市場的巔峰期已過,大部分已進入平穩期,增長空間有限。部分二三線城市樓市增長過快,需求已被透支。6、7月樓市成交量持續低迷,明顯影響了開發商的定價預期,後續特別是二線城市價格下調的項目數量將明顯增加。三季度樓市整體將仍處於“以價換量”的過程中,四季度部分城市樓市可能逐漸出現企穩跡象。

   截至目前,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三亞、南京共7個城市未對限購政策做出調整,其餘城市均已放開。分析人士表示,政策放鬆的心理預期將促使未來樓市出現小幅回暖,但由於整體市場供應較大,預計回暖程度有限。張大偉表示,預計本輪市場調整將延續到2015年。(記者 張敏)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