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在20種產品質量的國家監督抽查中,拼塊地毯、滴灌帶和手機充電器3種產品的質量問題最為突出,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均高于35%。
據質檢總局辦公廳副主任陸春明介紹,2014年上半年,質檢總局組織對20種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涉及兒童用品、紡織品、電子電器、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產資料、勞保產品和電工產品等產品,共抽查了全國1780家企業生產的1792批次產品,檢出169批次不合格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9.4%,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1.7個百分點。
上半年抽查的20種產品中,拼塊地毯、滴灌帶和手機充電器3種產品的質量問題最為突出,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均高于35%。其中,拼塊地毯抽查了19批次產品,被抽查產品的阻燃性能和環保性能項目全部合格,抽查發現的7批次不合格產品的主要質量問題是絨簇拔出力、腳輪椅引起的寬度和長度變化率等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滴灌帶抽查了70批次產品,抽查發現有28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炭黑含量項目不合格仍然是抽查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手機充電器抽查了28批次產品,被抽查產品的設備內電容器的放電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有10批次產品在直插式設備、耐異常熱、電源端子傳導騷擾電壓、抗電強度等項目上出現不合格。
其他產品中,牙刷、紙尿褲、溶劑型木器涂料、床上用品、農藥、安全網等13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均低于10%;電熱水壺、壁紙、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童鞋等4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1.7%至16.4%;
抽查結果顯示,按地區來劃分,東、中、西部抽查產品質量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地區抽查產品整體質量水平較好,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8.39%;中、西部地區抽查產品整體質量水平不高,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13.22%和26.03%。按企業生產規模劃分,目前我國大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高于中、小型企業,但總體質量趨勢不容樂觀,小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上半年抽查的產品中,近5年已連續跟蹤抽查2次以上的產品共有16種,佔抽查產品類別總數的80%;跟蹤抽查3次以上的產品有14種,佔抽查產品類別總數的70%。其中,對127家上次抽查不合格的企業進行了跟蹤抽查,發現有37家企業已不再生產同類產品或已停產停業等原因未抽到樣品,佔到了跟蹤抽查不合格企業總數的29.1%;實際抽查到90家企業的產品,80家企業的產品本次抽查合格,佔到了跟蹤抽查不合格企業總數的63.0%;10家企業連續兩次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佔到了跟蹤抽查不合格企業總數的7.9%
對于以上國家監督抽查情況,質檢總局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一是及時將監督抽查結果通報各省級質監局,要求責令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進行整改復查,對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依法查處,加強對同類產品共性問題的質量監督檢查;二是將監督抽查結果通報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為有關政府部門掌握產品質量狀況、制定採取相關政策措施提供參考;三是全面發布監督抽查結果,曝光抽查不合格產品名單,讓消費者知曉產品質量信息,便于公眾監督和選購,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何 可)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