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眾電商感嘆O2O“玩法變了” 尋求線下渠道擴張

2014-06-30 08: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寧波6月28日電(何蔣勇 方堃 鮑婷婷)前些年,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作用的巨大誘惑,掙扎于傳統行業的眾多企業紛紛試水電子商務,以求建立網路行銷渠道。時至今日,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傳統企業備感壓力之大,就連品牌電商也面臨轉型之惑。因為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玩法已經變了”。

  “網際網路品牌是一個時間段的稱呼,最終你是否是品牌,你的産品,你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品牌電商(海曙)峰會上,鑽石小鳥創始人徐磊不無感嘆。

  據了解,去年以來,受傳統品牌的衝擊、平臺政策扶持不在、運營成本持續走高等因素影響,一時風光無限的網路原生品牌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遭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尤其是無資金優勢、無品牌影響的垂直電商品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麥包包就是受到強烈衝擊的網路原生品牌之一,在品牌電商峰會上,麥包包CEO邱玉棟介紹了麥包包從成立到遭遇危機的關鍵節點:2008年,麥包包成立,銷售額100萬;2009年,入駐淘寶商城,銷售額1000萬,完成A輪融資;2010年,自建官網,完成B、C融資,銷售額2億;2011年,全通路佈局,銷售額5億元,官網業務佔比達到55%。

  而到了2012年,電商遭遇危機,庫存超高、産品效率低下、品牌同質化嚴重、投入産出不高等問題開始接連襲擊根基不深的電商企業,麥包包也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閉門思過”和改造。

  而傳統企業憑藉原有的供應鏈和品牌影響力,正在各種網路銷售排行榜上取代前幾年風生水起的網路原生品牌。為了突破這個瓶頸,加快發展的步伐,許多網路原生品牌開始高調進軍線下市場,以O2O的新模式,尋求品牌多渠道擴張之路。

  或許你不知道什麼叫O2O模式(OnlineToOffline),但你一定知道什麼是團購。其實O2O模式,又被稱為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早在團購網站興起時就已經開始出現,O2O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線上支付線下商品、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通過打折、團購、提供資訊、預定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網際網路用戶,從而將他們轉換為自己的線下客戶。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線上結算,很快達到規模。

  “O2O雖然是一個概念,但其最終要解決的就是零售的顧客體驗。無論線上上還是線上下,只要解決網際網路的碎片化,讓你的顧客多看,讓你的顧客多來,就可能買更多的東西。”邱玉棟如是説。

  據悉,本次峰會化粧品、服裝、珠寶、家紡、傢具等品牌電商紛紛聚首。在峰會上,這些大佬對各行業的電商熱點話題及企業案例展開深入探討,但這些網路原生品牌大佬都有一個共同的話題:O2O時代已經來臨,轉戰線下時不可待。

  “既然大家都在玩這個,那我們也想玩玩看,好玩的話就玩下去嘍。”在發展O2O的網路原生品牌中,天貓銷售突破十億的裂帛(服裝)創始人湯大風語出驚人。金黃的爆炸頭、波西米風的穿著、個性化的言語,裂帛創始人湯大風、湯小風一進入會場,就受到了眾人矚目。在湯大風看來,企業的運作模式不應循規蹈矩,要敢於嘗試。而O2O就是接下來裂帛不斷嘗試的方向。

  酷漫居創始人楊濤也是O2O的踐行者。楊濤告訴記者,酷漫居今年正式上線了獨立官方商城,並著力於O2O的建設,在全國開設了大概100多家地面體驗店,從一個純製造型的家居企業真正轉型為電子商務企業,再轉向線上、線下融合的企業。

  而榮麟世佳董事長戚麟則認為,無論線上線下,客戶已經交集在一起,不管消費是不是從線上發起還是線下發起,線上線下和互相求證是品牌發展未來核心的要求。“當你線上下不能被人看到,我相信你永遠不是一個完整的品牌,永遠是殘缺”。

  在網際網路紅利消失、電商環境也發生變化的今天,一眾企業電商都深切感受到“玩法已經變了”,正如徐磊所説:“在當今時代,進入我們行業中的可能不是我們行業內部的力量。每個企業都要居安思危。商家不自主改變,環境就會改變商家。”(完)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