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我國當前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難題仍待破解

2014-05-29 09:2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徐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8日發佈的201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697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3萬人。

  這一成績得來不易。一方面,我國經濟進入了中高速增長區間;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供給仍處在高位,就業的總量壓力長期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業緣何還能保持向好?

  首先是因為經濟總量的“擴容”:經濟總量是40萬億時,10%的增速是4萬億;50萬億時,8%的增速就能達到4萬億。

  “前些年GDP增長一個點帶動城鎮新增就業是100萬多一點,而近幾年增長一個點帶動就業是150萬人左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説。

  同時,新一屆政府把加快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作為第一件大事,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推動工商登記改革,為企業松了綁,推動作為吸納就業主渠道的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私營企業1253.86萬戶,從業人員1.25億人,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5.49%和10.62%;個體工商戶4436.3萬戶,從業人員0.94億人,比上年分別增長了9.29%和9.3%。

  此外,就業保持平穩也得益於我國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據統計,我國第三産業的就業比重近年來穩步提升。2013年底,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産業就業人員佔31.4%;第二産業就業人員佔30.1%;第三産業就業人員佔38.5%。

  “2008年到2012年期間,三産每增長一個點,平均帶動就業70萬人,同期二産增長一個點帶動61萬人。”信長星説。

  儘管如此,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首先,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將長期存在。據人社部統計,2013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9.2億,今後幾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仍將維持在年均1600萬人的高位。

  其次,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當前勞動力市場既面臨一線普通工人招工難和技術工人的嚴重短缺,也面臨高校畢業生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難。

  同時,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更加艱巨。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始終保持較快增長,但轉型升級創造高端崗位的速度還難以跟上畢業生數量的增加。

  讓就業這一民生之本保持平穩,就必須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動各級政府切實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

  同時,要全面深化就業領域改革,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形成有利於勞動力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體系。

  此外,還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全面提高勞動者文化素質和技能水準。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