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國資監管華麗轉身第一步:大批組建混合+獨立的董事會

2014-05-28 09:38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專家表示,資本市場在支援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國資運營公司改革中大有作為

   “混合所有制的推進依賴於資本市場的繁榮,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也需要更多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成長,這二者相輔相成、共榮共進。資本市場作為載體,能提供更為便利的交易條件,通過股權交易促進所有制混合,對於當下低迷的市場,也是一個利好。”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新一輪國資改革拉開大幕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的動向備受關注,近期騰訊入股四維圖新、中國電信成立資本運營部,都被視為“試水”。去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以往政策相比,“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已經上升到“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的高度。

   “混合所有制的提出,解決了在過去所有制分割的情況下,深入改革勢必遇到的所有制交叉問題。不同的所有制需要共存互利,更需要提高經濟效率,保證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為混合所有制提供了立法方向,化解了在改革推進過程中既得利益群體的阻礙,降低了國企、民企所有制混合經營的政策風險。”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副主任呂隨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混合所有制的論述亮點,一方面從法人治理的角度,明確了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另一方面從股權結構的角度,明確企業職工可以持股,同時強調非公有資本可以控股。

   今年“兩會”期間,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指出,發展混合所有制可以採用産權市場、股票、吸引股權投資基金和戰略投資者三種市場化的方式引入民資,重心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特別是構建有效、規範運作的董事會是國資委實現間接監管企業、實現“管資本”的必要前提。

   “目前,各級國有資産監管機構普遍以董事會建設為核心加強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中國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葉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葉揚認為,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還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突破:

   第一,增強董事會獨立性。董事會在國有企業公司治理中起核心作用,並應該保持董事會的獨立性。從國內普遍的實踐來看,目前我國各級國有企業董事會本身的獨立性較弱,並且沒有被賦予應有的權力。

   第二,實行分類監管。國資委在公司治理方面仍處於一刀切的粗放型局面,無論企業規模大小、是何類型,都以統一標準來衡量,國有企業分類治理模式尚未形成。

   第三,構建量化評價體系。各級國資委在受理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方面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制度創新,但這種評價模式更大程度上屬於定性的方式。

   針對股權結構,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認為,“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問題導致近年來出現的大量國有資産流失問題和企業利益輸送問題,都是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不到位不健全的表現。

   所謂“一股獨大”,指的是股權結構過於集中,而“內部人控制”,則指股權結構過於分散。據記者了解,北京師範大學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指數報告》曾對2314家中國上市公司進行過研究,結論表明,國有相對控股公司的董事會治理指數最高。

   “相對控股模式更有利於發揮公司治理的作用,能夠更為有效地促使經理人員按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行事,並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説。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 此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國資國企改革專家季曉南表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由管理國有企業轉向經營國有資本,需要資本市場繼續發揮“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山西證監局局長孫才仁認為,資本市場在支援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國資運營公司改革中大有作為。無論混合所有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運作,還是員工持股,都需要在股份制體制下進行,股份制將是推動各類企業主體平等融合發展的最佳路徑。此外,伴隨混合所有制發展的大量企業改制和員工持股改革,不僅有助於增加職工財産性收入,激發消費潛力,而且將深刻改變股票市場的國資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見習記者 喬誌東)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