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上廣排隊看病有多難
京滬粵醫院月診人次過千萬 廣東執業醫師近15萬難滿足需求 衛生支出逐年增比重依舊不高
“稍微有點名氣的醫生,每天要看50個病人,排隊3個鐘,看病3分鐘,醫患關係怎麼可能改善?”鐘南山院士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這席話,道盡了民眾如今看病難的苦情。
看病難不是新鮮話題,但要説國內哪看病最難?哪掛號排隊最久?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數據,去年10月,北上廣醫院診療人數過千萬,廣東為2899.4萬人次。
作為國內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廣東省每月診療人數遠遠高過第二名浙江,但醫療機構數量卻僅列全國第六,衛生人員數量為全國第二,執業醫師數量也位列國內第二。廣東成為看病難大省之一,近年來,政府衛生支出逐年增加,但比重依舊不高。前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前有號販子,一號價五十;不買販子號,空等三小時;七點來醫院,晌午進診室……”看病難,從排隊掛號開始。儘管目前大城市裏的大部分醫院都已可以通過網路掛號、電話掛號預約,但很多病友感覺,想在大醫院挂到“專家號”、“主任號”,其難度猶如春運期間買一張臥鋪火車票。
資深號友掛號“攻略”
提前一星期才“最有保障”
位於珠江新城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每天都熙熙攘攘。一年前,這家醫院以國內參評醫院最高分,通過了國際上代表醫院服務和管理最高水準的JCI標準認證,綜合實力沒話説,同時也成為百姓的心頭好。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慕名而來,要在這裡挂上“專家號”、“主任號”,早已不是“排隊三個鐘”那麼簡單。最近,一篇名為“珠江新城婦兒醫療中心通關攻略”的“雄文”引起奶爸奶媽們瘋狂轉載。
據此文作者“小5”自述,她自懷孕到生産,娘兒倆就“踏遍醫院婦科、産科、兒內、呼吸科、消化科、兒保科、小兒專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眼科等,整整‘填滿’了7本病歷”,戰績彪炳的“小5”自個兒都有點不好意思。
作為資深“病友”,單單排隊掛號,“小5”就能大書特書:她通常用電話預約的方式進行掛號,而婦兒醫療中心一般提早7天放號,但此時要挂“主任號”必須眼疾手快,“提早7天最有保障,提早1天或半天,偶爾可以撿漏別人退掉的號,我只撿過兩次。”
與此同時,醫院的“副主任號”同樣火爆,“非週末時間,看內科的提前一兩天通常能挂到,要選擇好的就診時段,需要再早些掛號。至於呼吸科、兒保科、消化科,還要多提早兩至三天。”
如果普通門診都挂滿了,又要看好醫生,該咋辦呢?別急,還有“特診”,“30元一個號,全是副主任或主任。”醫院還規定,電話或者網路掛號可以退號,但退號時間必須在晚上12時前,不退號又沒去醫院,就會被記違約一次,如果爽約3次,就會被醫院記入“黑名單”。
醫院每天也會在掛號處放出一些號,但掛號處只接受當天掛號,而且要看病必須得起早,“六七點已經有人排隊等挂專家號了。如果起不了早,只能挂到內科主治醫師號,約20分鐘可以進診室。”
“三點多以後,基本挂不到白天號了,還不如四點半後去,優選夜診特診,掛號處不會告訴你,要自己問。如果夜診特診不開,就挂普通夜診,只能看內科主治醫師。”
廣東求診人數為滬蘇總和
名醫日診50患者
排隊掛號到底有多難?國家衛計委的一系列統計數據再次説明瞭“排隊三個鐘,看病三分鐘”問題的嚴峻,而在廣東看病,看病恐怕會等得更久。
2013年12月9日,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上發佈了當年10月各省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統計數據。當月去醫院求醫的診療人數,廣東以2899.4萬人次居首,而排名第二的浙江,診療人數僅為1781.7萬人次,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竟拉開了1100萬人次的差距,幾乎“完爆”。而其他地區中,江蘇是1772.4萬人次,北京是1101.3萬人次,上海是1074.2萬人次。可見,在廣東醫院看病的人,幾乎是江蘇和上海兩地求診人數的總和。
雖然有更多的患者,但廣東並沒有更多的衛生機構。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約96萬個,其中:醫院2.4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2萬個,其他機構0.2萬個。可是,在廣東境內的所有醫療機構只有46251個,相比之下,河北省有78761個,四川省有77234個,山東省有73932個,雖然位列第六,但廣東的衛生機構數量和前五名比顯然要遜色不少。
與此同時,廣東衛生人員並不充足。根據《2012國家衛生統計年鑒》顯示,當年廣東省包括醫生護士在內的衛生人員總共為626571名,位列第二,比排名第一的山東省少了近6萬人。
生了病總要看醫生,廣東省的執業醫師數量為148539人,排名第二,也比山東省少了6400多人。綜合全國的數據,廣東醫生平均每人要看的病人在全國是最多的。去年10月,以20天的工作日計算,平均一個廣東醫生每天要看近12名病人,一個月要看近235名病人。這也難怪會出現“稍微有點名氣的醫生,每天要看50個病人”的情況。
另外,到醫院就醫人數的增長率仍高於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人數的增長率,是導致醫院人滿為患的又一原因。2013年10月份,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達5.9 億人次,同比提高8.8%,環比提高1.0%。其中,醫院2.2 億人次,同比提高10.3%,環比提高1.9%;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為3.5 億人次,同比提高7.7%,環比提高0.4%;其他機構0.2 億人次。
政府投入醫療資源不足
政府衛生支出低於個人
“大家也理性分析‘排隊3個鐘看病3分鐘’:醫生每人看診3分鐘,不尿尿看 20個/小時;如要排隊3小時,你則在第60位。如醫生每個看30分鐘,每天工作8小時,可以看16個病人。排在第60位的患者,得排隊4天!第4天的倒數第5。這裡的根本問題是政府投入的醫療資源不足!不要把矛盾拋給醫生。凡事要深究。”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廖新波在微博的一席話道出問題的癥結在於政府投入不足。
《2012國家衛生統計年鑒》顯示,我國政府的衛生支出每年都保持著增長,近幾年來,增長幅度更是前所未有。2005年,政府衛生支出是1552.53億元,2011年,數字增至7378.95億元。
但在以上所有的年份中,政府的衛生支出卻均低於個人的衛生支出。《2012國家衛生統計年鑒》指出,我國的個人衛生支出2005年是4520.98億元,2010年是7196.61億元,2011年是8424.55億元。
記者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率一直低於4%,直到2009年,這一比率才首次超過5%,達到5.15%。
前衛生部部長陳竺曾明確表示,2010年,世界低收入國家衛生總費用佔GDP平均比重為6.2%,高收入國家該比重平均為8.1%,金磚國家中巴西和印度該比重分別為9%和8.9%,但中國目前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僅為5.1%,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而衛生部發佈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曾提出,2020年中國人的主要健康指標要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到2020年衛生總費用將佔GDP比重6.5%~7%。”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代表編委會介紹報告內容時表示,“履行政府職責,加大健康投入,以保障健康中國2020戰略目標的實現。”
北京協和掛號蹲一宿
24小時掛號問題難解
掛號難,幾乎是國內絕大部分著名醫院的通病,北京協和醫院就被病友戲謔地稱作“天下第一難挂”。以前,每天下午三點多,醫院的掛號等候大廳就已經蹲滿了挂第二天號的病人和號販子,他們一蹲就是一宿,就等著第二天6點半掛號窗口開放。醫院的保安大約隔4小時還要點一次名,人太累了可以租躺椅小睡,租金10元。
2012年8月19日,北京協和醫院取消了每天早上6點半開始挂當天號的老制度,實行24小時掛號,掛號窗口24小時開放,每晚8點開始挂第二天的號,醫院提醒患者,“為打擊號販子倒號,請持患者本人有效證件掛號和就診,否則醫師一律不予接診”。
但當時的網路民意調查中80.95%的人認為:“24小時掛號不能解決掛號難,只是把掛號早高峰提到了晚高峰。”
同時,北京看病同樣難。在2013年10月,每一個北京執業醫師要看168個病人。
患者慕名求診津滬
醫生患者1:200
數據顯示,看病難也困擾著北京、上海、天津這類大城市。雖然優質醫療資源在這些城市相對集中,但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而來。數據顯示,在2013年10月,每一個上海執業醫師要看217個病人,每一個天津執業醫師要看216個病人,而與北京、天津相鄰的河北,每個執業醫師只要看96個病人。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