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63.3%受訪者發現返鄉就業年輕人想進體制內

2014-03-25 17: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是否繼續待在北上廣,一直是很多青年糾結的問題。留下來,一線城市的空氣、交通和房價總讓人打退堂鼓;回家鄉,老家的工作、人際和發展空間又讓人望而卻步。有人説,不是不想回,而是回家之後想要過得好。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聯合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65774人參與),89.3%的受訪者有過回老家(特指二三四線城市或縣城,下同)工作、生活的念頭。同時,63.3%的受訪者發現,年輕人回鄉就業,大多傾向進體制內單位。

  調查中,90後佔39.2%,80後佔43.4%,70後佔12.4%,60後佔1.8%,3.3%的人為50後及以上。受訪者的區域分佈是:一線城市(33.0%)、二線城市(33.0%)、三四線城市(18.1%)、縣鎮村(13.5%)。

  89.3%的人想過回老家工作生活

  調查中,89.3%的受訪者都有過回老家工作、生活的念頭。43.5%的人感覺,周圍回老家就業的人較多。

  24歲的彭濤(化名)從武漢某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放棄了去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宜昌市下轄的某縣城,進入一家民營企業工作,很快便娶妻生子,工作兩年就買了一套房。他表示,“比起仍在外闖蕩的大學同學,我的生活壓力要小得多,收入穩定買房壓力小,一家人生活不算富裕但很安定,在老家生活帶給我更多的歸屬感。”

  在深圳從事設計工作的蔣一帆,則傾向留在一線城市。“北京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會給年輕人帶來奮鬥的理由,而老家經濟落後,無法給我提供理想崗位。即使生活不盡如人意,我也會堅持自己的選擇,留在一線城市打拼。”

  家鄉在遼寧瓦房店、即將從湖南大學畢業的遲建發現,他的大學同學很多都選擇了回鄉就業,“有的去了地鐵調度室,有的去了銀行,有的進了國企,還有的憑藉家庭背景去了核電站工作。總體而言,回去的人基本都進了體制。”

  北京某高校教師張老師指出,高等教育擴招産生了很多高端人才,但現存的經濟和社會結構,無法容納如此大規模的人才,不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位置,導致這一群體進入社會後的就業狀況不能真正和職業預期接軌,實際地位與教育帶給他們的身份預期,形成了強烈反差,這需要引起關注。

  調查中,63.3%的受訪者發現,很多年輕人離開一線城市後,大多傾向回到老家的體制內。

  48.9%的人認為老家辦事講關係是年輕人進體制內的原因

  年輕人離開一線城市回老家後,為什麼傾向於進體制?調查中,48.9%的人認為是因為“在老家辦事都要有關係”,14.8%的人表示“回家就是為了求安穩”,其他因素還有:“老家工作機會少”、“缺乏公平競爭環境”、“體制內福利好”、“體制內賺得多”、“進體制內有面子”、“家人安排好了”等。

  曾在北京某媒體工作的董先生因為無法落戶、難以買房,回到家鄉東北。本以為能進入家鄉國企,卻遭遇本地關係戶,未能求職成功。他直言,家鄉的年輕人都有離開老家的意願,一是因為老家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就業成本大大增加,“我不少同學,有著本科學歷,卻花了近20萬元才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二是大城市擁有小城市無法企及的就業空間和經濟發展水準,“我的家鄉是重工業基地,電信、通訊、電腦等新型技術企業寥寥無幾,根本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就業需求。”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鐘鴻鈞認為,大學生在一線城市工作會承受巨大壓力,而老家可供選擇的崗位較少,因此大學生往往會為了降低職業風險、尋求安穩或服從家人安排,進入體制內。但體制內工作流動性小,極大地約束了年輕人在專業上進一步發展。二三線城市普遍沒能形成完善的在職培訓體系,無法對年輕人進行系統培訓,會削弱這一群體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叢虎認為,目前社會上對公務員的認可度仍較高,“認為進體制內工作是一條‘正路’的傳統觀念,仍然沒有真正打破。”

  老家的經濟水準、周圍人素質和就業公平性影響年輕人返鄉

  影響年輕人返鄉的因素有哪些?調查中,46.1%的人指出老家的經濟發展水準不太理想,14.6%的人認為周圍人的道德素質不理想,12.3%的人指出老家就業環境的公平性並不理想。此外,受訪者認為老家還欠缺:更健全的基礎設施(6.7%)、相對豐富的産業構成(6.6%)、簡單的人際關係(4.5%)、大城市的視野(3.6%)、舒適的生活環境(3.1%)等。

  在遲建看來,大城市企業會給員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還會推選優秀人才出國深造,開拓國際視野,這是老家的企業做不到的。“我不想一下子看到人生的盡頭,因此不願進入體制。”遲建認為,老家只有經濟水準提升,就業環境改善,人們不局限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才能吸引更多人回去。

  鐘鴻鈞強調,大學生返鄉就業帶回來的不僅是先進的技能,還有廣闊的視野和創新性思維,因此大學生返鄉是一個值得鼓勵的現象。“為了留住大學生,老家需要幫助大學生在職業發展上獲得更多空間,並且需要純潔人際關係,為大學生晉陞和職業發展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家鄉要想更好地吸納人才,首先要在自然環境的建設上多下功夫,良好的環境可以成為家鄉與大城市競爭的有力條件。其次,要有完善的城市休閒設施,這可以帶來更為舒適的城市生活狀態和更小的壓力。”王叢虎説,隨著二三線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家鄉日趨公正的制度環境和更加優越的社會人文環境,會吸引更多人從一線城市返鄉生活與工作。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