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每年新增糧食需求逾100億斤 耕地紅線須堅守

2014-01-15 10:5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不論怎麼改,也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産量改下去了。”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日前強調,土地改革要堅守底線。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久前的中央農村工作會上,關於糧食安全的表述鏗鏘有力;而此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切實保障糧食安全”被列為2014年經濟六大任務的首位。

  糧食連年豐收,為何還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壓力多大

  每年新增糧食需求100億斤以上

  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糧食“十連增”成績喜人,但同時也要看到需求在不斷增加,糧食供給偏緊狀態將長期存在。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每年僅新增糧食需求就在100億斤以上。“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重要時期,糧食等農産品的消費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徐小青認為,當前不安全因素的壓力還很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口增長、需求結構變化對農業資源的壓力,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為保糧食增産過度消耗水土資源、過度依賴化肥等因素,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也日益加大。

  與此同時,耕地、水等多種資源要素已經繃得很緊,繼續擴大糧食面積的空間十分有限,穩定增産的壓力越來越大。資源約束趨緊的同時,糧食生産又面臨著物化成本與人工成本“雙漲”、種植收益和生産組織化程度“雙低”的局面。

  完全依靠進口的路也走不通。曾衍德説,不僅因為全世界糧食供需矛盾突出,而且國際貿易量很小,每年全球穀物貿易僅為我國糧食總産量的一半左右,通過國際市場調劑的空間十分有限。

  動力何來

  維護糧食安全中央承擔首要責任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中央承擔首要責任”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應當如何理解?

  曾衍德告訴記者,穩定糧食生産最關鍵的一句話就是“農民種不種,關鍵看價格”,政策取向也應圍繞這些因素開展。近年來,我國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産的政策,糧食價格小步上漲。但農民種地的效益仍然比不上外出務工收入,因此中央才提出要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産區抓糧得實惠、有發展,探索形成農業補貼同糧食生産掛鉤機制,讓多生産糧食者多得補貼。

  “這其中的重要一點就是主産區利益調節問題。這些年儘管也有不少産糧大縣獎勵措施,但根本問題還沒解決。比如糧食生産大縣往往是財政窮縣、工業弱縣,在GDP指標、財政收入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工業大縣。而我國的商品糧80%以上又來自於主産區,如何讓主産區提高重農抓糧的積極性,亟須中央政策作出調整,加大對主産區的利益補償和農業生産投入力度,讓地方政府覺得抓糧食一樣有奔頭。我認為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引導和調整,是會議提出的中央承擔首要責任的意義所在。”曾衍德説。

  徐小青則表示,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這次會議明確了中央和地方共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當前我國糧食供給和需求發生變化,中央應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對主産區予以支援,為地方政府承擔責任創造條件。包括在區域發展上逐漸形成土地總體規劃,改變唯GDP論的考核機制等,讓主産區政府可以安心生産糧食。

  潛力幾分

  中低産田改造後,畝産可增20%

  那麼,如何做才能端牢飯碗,並且主要裝中國糧呢?

  專家表示,面積和單産是決定糧食産量的主要因素。要確保産能,18億畝的土地紅線必須堅守。“尤其是近期公佈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耕地多出兩億畝,有些人覺得18億畝的土地紅線不用再守了,這是錯誤的理解。”徐小青説。

  徐小青説,多出來的2億畝只是賬面數據的變化,實際上這些年我國糧食的“十連增”就是在這20.31億畝耕地上生産出來的。據專家測算,近年來由於建設佔用、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和自然災害損毀,我國耕地實際面積是不斷減少的。

  “耕地是糧食安全的根基,18億畝的耕地紅線和16億畝的播種面積底線必須堅守。而且保護耕地,既要保數量,又要保品質。加快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抓緊研究土壤污染治理等。”曾衍德告訴記者,據農業部門測算,中低産田改造後,畝産可以提高20%。

  更重要的是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科技增糧潛力巨大。”曾衍德説,目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實際單産僅為品種區試産量的一半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糧食作物還要完成1—2次品種更新換代,通過整合推廣配套栽培技術,單産有望提高5%以上。此外,通過節水農業、旱作技術、迴圈農業、防災減災技術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我國的農業生産水準有望大幅提升。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