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環保部官員:5年余中國共拒批1.1萬億元污染項目

2013-12-25 0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24日在北京透露,2008年以來,中國環保部共拒批332個、總投資1.1萬億元人民幣的“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耗能、資源性)、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

  環保部、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當日舉辦“中國環境保護形勢與政策”講座。夏光以“趨穩向好、形勢嚴峻、風險增大、利害分化”評價當前中國環境狀況總體形勢。“趨穩向好是一種動態評價,反應變化趨勢,不等于絕對水平是好的”,夏光將中國環境比作經治療有所緩解的“病重患者”,仍需大力治療。

  牛奶河、毒土地、霧霾天、黃浦江上漂死豬、丹江口水源地污水直排,2013年給中國民眾留下了太多關于污染的直觀記憶。就在聖誕節前後,京津冀等地仍被重度霧霾困擾。“按常識推理,20-30年長期生活在高PM2.5(細顆粒物)濃度里,很可能出現集體社會性疾病,這種危害可能引起中華民族體能素質的下降”,夏光說。

  針對中國日益突出的資源環境問題,上月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中國“史上最嚴”的生態環保新政,誓言以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首先是對各級官員提出的政治要求,最重要的是幹部考核評價任用制度”,夏光同時指出,對重大規劃和發展項目進行科學廣泛社會參與的環境影響評價也很關鍵。夏光強調,中國公眾已經由過去對環境問題的知之甚少或無暇顧及,逐步轉變為十分關注、堅持維權。

  就環境治理,夏光建議在堅持“從嚴從緊”的管制政策同時,加大引導綠色經濟發展的激勵政策。“環保不會拖累經濟,而是引導了創新方向,通過創新能夠補償代價”。

  在夏光看來,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深刻的社會改造運動”,中國今後應將生態文明融入觀念、價值、行為,對輕視自然、粗放經營、濫用資源等生態不文明行為“一一加以改正”。(完)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