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1月份中國外匯佔款激增6800億元 創歷史新高

2013-03-06 09:0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王宇、王培偉)中國人民銀行5日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中國外匯佔款達265370.07億元,1月單月新增外匯佔款達6836.59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這一數字是去年月度最高值1409億的4.8倍,比去年全年外匯佔款增量多出近四成,這一數字也創下了外匯佔款增長史上的單月增幅新高,歷史上單月外匯佔款增量超過6000億隻有2008年1月一次。

  外匯佔款是中國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投放于實體經濟的資金,外匯佔款數據也因此成為觀察中國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指標。

  數據顯示,2012年11月中國外匯佔款還曾凈減少736億元,之後12月份雖變為增加1346億元,但1月份大幅增加6000多億元,讓市場頗為驚訝。

  光大證券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這主要是1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創新高所致,其中又與代客結售匯會計入賬規則變化有關。”

  此前中國外匯局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達900多億美元,這一數據與6000多億元的外匯佔款增量相契合。

  招商證券最新報告認為,1月外匯佔款的激增與央行對外匯佔款進行了記賬方面的技術處理有關,從而導致了1月外匯佔款的虛增。另一方面,去年底外匯市場逐漸恢復正常之後,企業此前被抑制的結匯需求有所爆發,導致1月份企業結匯量會增加,購匯規模減少,金融機構外匯佔款也相應多增。

  對於這一巨量增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與一定熱錢的流入不無關係。

  “受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未來政策不會進一步放鬆等因素影響,1月份出現了外部資金流入的現象,這是導致外匯佔款激增的一大原因。”連平説。

  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逐漸確立,外界對於中國經濟向好的判斷趨於一致。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不斷警示可能出現的通脹壓力,以致市場預期中國貨幣政策將不會進一步放鬆,以上這些因素加劇了資本流入的衝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由於1月貿易順差和直接投資凈流入相對平穩,所以外匯佔款增長主要來自短期資本流入。

  儘管1月份新增外匯佔款創出歷史新高,但分析人士認為,外匯佔款類似1月份這樣大幅增長的態勢在今後不可持續,未來增減波動會更為劇烈。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