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週三宣佈要放寬旅遊市場準入,積極引進外資旅遊企業。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這不會對本土業者構成整體威脅,有利於進一步做大並規範中國的旅遊市場,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消費,拉動內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會議指出,放寬旅遊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和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並提出要積極引進外資旅遊企業。
春秋國旅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這對於中國旅遊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讓外資企業進入旅遊市場,並不會整體威脅本土旅遊企業及導致無序競爭。
來自中國國家旅遊局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旅遊人數超過14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旅遊市場,且增長態勢更趨強勁。
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世界主題公園巨頭紛紛瞄準中國內地市場。11月4日,內地首個世界級大型主題公園--上海迪士尼項目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核準。
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馮學鋼教授認為,這將帶來強大的産業帶動效應、旅遊輻射效應以及品牌宣傳效應,將有效推進中國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變的戰略進程。
一直以商業邏輯來推進市場戰略的國際飯店管理集團,在中國已顯現出品牌譜係的全面導入策略。隨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飯店産業存量日趨飽和,更多的國際飯店管理集團的更多品牌,包括中低端品牌開始進入中國的二、三線城市。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戴斌説,國際飯店管理集團的更多品牌和更大範圍的擴張,更加表明瞭它們對中國大眾旅遊市場的日趨重視。同時,三亞等熱點度假區域和北京、上海等主要商務城市,依然是豪華品牌的首選之地。
在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目前已有來自日本、美國等的200多家外資企業,投資酒店、餐飲、旅遊房地産企業等行業,全市已建成開業或在建的五星級酒店超過20家,密集度甚至高於北京、上海。
如今,全球著名的旅遊企業如德國途易、瑞士可尼、日本交通公社等均在北京、上海或廣州設立了公司或辦事處,並以培養代理商、經營入境訂票、發展會獎旅遊等各種方式加速向內地旅遊市場滲透。
戴斌介紹,目前中國內地境外資本旅行社已有10余家,但與2萬餘家的總量相比還是微不足道。
為了促進外商投資旅行社的發展,近幾年中國有關部門一直在放寬市場準入。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旅行社條例》,刪除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註冊資本最低限額、投資者條件的特殊要求,取消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並且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設立外資旅行社。
自此,外商投資旅行社除了仍然不得經營出境旅遊業務(含赴港澳臺旅遊)外,已與國內旅行社無異。
“準入門檻降低,無疑會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也將使中國旅遊市場競爭更為激烈。”戴斌表示,外資旅行社在産品和包裝方面很有優勢,因此本土旅行社還需要在品牌與服務方面進一步努力,整合上下游資源,擴大市場行銷。
外資旅行社對本土的中小旅行社衝擊較大。由於後者沒有品牌優勢,外資旅行社的進入將會搶走一批客源,並可能導致其最終退出市場,即使能夠生存下來,也許會變成大型旅行社的“零售商”。
天津中國青年旅行社總經理孟憲林認為,多數大型國內旅行社都積累了相當龐大的旅遊資源和客戶基礎,在面對外資旅行社的競爭時,可以通過價格和習慣等方面優勢佔得先機。
“但不能忽略境外旅遊集團通常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市場經驗,民族品牌需要在競爭的同時學習外來企業的優勢,才能進一步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他説。
孟憲林表示,放寬外資準入,可能會導致中國旅行社行業重新洗牌,但也將會促使一些小而零散的國內旅行社不斷整合與調整,倒逼國內旅行社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