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數據  > 正文

輿情關注度過百萬 43.3%的網友質疑監管失職

2014-07-23 15: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7月20日,東方衛視披露,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連鎖店的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採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令人詫異的是,從供貨商到餐飲企業,過期的臭肉居然能夠順利過關,成為消費者的盤中餐。

  中青輿情監測室的監測顯示,自7月20日新聞披露至7月22日8時,網路上與此新聞相關的輿情資訊高達1674627條,其中微博1655300條,新聞5150篇,論壇14079篇,部落格98篇。

  日常監管是如何完成的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分析2000條數據,結果顯示,43.3%的網友將憤怒拋向了監管部門,認為監管不力是此事的最大原因。

  “應該起訴監管部門行政不作為和失職瀆職的行為!”一位網友質問,每一次都是媒體曝光了有關部門才興師動眾去查封,難道監管部門平時不檢查嗎?還是檢查的時候都是事先告知,或者有人通風報信呢?發生了那麼多的食品品質事故,為什麼監管部門的工作依舊這麼被動呢?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餐飲行業中企業眾多,監管部門根本不可能採取人盯人的戰術。針對企業日常的表現,監管部門會劃分出不同的等級,等級高的企業被認為是安全保障做得好的企業,日常的檢查相對少,等級低的企業才是日常大量檢查的對象。

  針對餐飲企業,日常的監管依靠日常抽檢和查詢票證等方式完成。所謂的查詢票證,就是看企業是否從正規途徑購貨,所採購的商品是否都是合格産品等等。而日常的抽檢,更多的是從商品的外觀進行檢查。除非有舉報,否則很少對食品進行化學檢測分析。

  除了監管部門的監管,企業之間也有類似的監督,在企業內部,被稱為品質控制部門。簡言之,餐飲企業會對所採購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抽檢,以保證品質安全可靠。但是,這樣的監督並不能做到萬無一失。

  一家長期從事進出口食品經營企業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供應商總有辦法讓抽檢檢不出問題來,企業內部的品質控制部門對此都很頭疼,更不要説外部監管部門。

  在中國,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洋品牌餐飲企業都是餐飲單位量化等級A級企業,而供貨商上海市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同樣是上海當地的優質企業,就在今年,該企業還被評為嘉定新城食品安全生産先進單位(A級),其母公司美國福喜則是全球知名的食品供應企業。

  理論上説,這些企業意味著信譽和品質。

  一家食品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節省時間,餐飲企業與上游的供應商之間會基於信任關係簡化監督。比如麥當勞與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多年,在抽檢合格之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免檢期。如果供應商在這段時間內做手腳,那就很難被發現。

  “以往很多監管部門的抽檢也是流於形式,事前打招呼,事後懲處又打折扣。”上述負責人説。

  這種信譽和品質不僅體現在餐飲企業與供貨商之間,還體現在與監管部門之間的關係上。對於量化等級高的餐飲企業,監管部門的日常抽檢會相對少一些。

  這似乎為食品安全監管擺出了一道難題。如果對所有企業都人盯人式的監管,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和精力,而不這麼做,總會有個別企業放棄誠信。

  “食品生産産業鏈細分是趨勢,但這也意味著個別環節的不誠信可能導致系統性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食品安全博士鐘凱這樣説。

  由於一家食品供應商不只是面對一家餐飲企業,當供應商違法違規提供原材料後,眾多餐飲企業都會被捲入其中。

  幾個月前,在北京召開的一個食品安全的國際論壇上,包括中糧集團副總裁萬早田在內的多位與會者都表示,保障食品安全不能靠監管部門人盯人,而要構建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也需要更嚴格的準入標準。

  多大的懲罰力度才能震懾違法行為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在全世界都表現良好的企業放下尊嚴與聲譽,開始弄虛作假?

  一位網友試圖給出解釋:就是因為他們的違法成本太低了。要是罰的他們傾家蕩産、違規企業負責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看誰還敢胡來?

  網易的網友則表示,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能理解政府在監管方面的不力,畢竟做到面面俱到不容易,但不能接受的是:為什麼不對曝光出的企業施以重罰?為什麼不能把黑心企業罰到破産罰到痛?

  翻開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其第八十五條對違法生産經營的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違法生産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在此次事件中,供貨方將變質的肉製品再加工,顯然屬於食品安全法列明的“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按照現行法律,能夠處罰的金額將是貨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目前,食品安全法已經進入修訂階段,對懲罰一項進行了調整,五到十倍的罰款被提高到最高三十倍罰款。如果這次的修訂最終得以通過,違法違規食品生産經營者將得到更大力度的懲罰。

  到目前為止,此次涉案的貨值還沒有最終的統計數據,食品安全法當前的懲罰標準能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産生怎樣的影響,目前還無法估量。

  但是從以往的經歷看,現有的懲罰力度還不足以震懾違法違規生産經營。

  在中青輿情監測室的抽樣統計中,有20.1%的網友呼籲,要從根本上加大對食品犯罪的處罰力度。

  一名網友表示,中國要向一些國家學習,商家違背良心、違反職業道德、違法亂紀的一律罰它個傾家蕩産!以後就沒人敢幹這種事了。

  相關的查處行動已經開展。在新聞報道當天,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連夜查封,並要求相關産品下架。

  7月21日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三點意見,除了要求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採取控制措施外,還要求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緊急檢查涉事餐飲企業。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嚴肅查處。

  該局表示,對此次事件中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

  嚴格監管與企業誠信缺一不可

  此次過期肉風波尚未結束,7月22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向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出緊急抽查令的第二天,西安、成都、福州等地都發現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應的肉製品。更讓人驚訝的是,日本麥當勞也發佈公告稱發現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應的肉製品,20%的雞肉來自該公司,7月21日已經下架,並試圖查出真相。

  上海福喜工廠負責人在7月21日表示,使用過期原料是高層授意。這樣的表態更讓網友感到失望與憤怒。

  網友“哈呼鏡”則表示,看到那些過期的肉製品優先在中國使用,感覺憤慨和失望,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抵制這些商家,讓商家知道痛才行。

  在中青輿情監測室的統計中,有10.1%的網友表示已經對涉事商家感到失望。還有11.4%的網友表達呼聲,要求嚴懲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

  不過,有5.7%的網友表示,錯不在外商,而在經營者。3.5%的網友依然認為外企的食品比國內食品安全。

  署名為山頂與藍天之間的網友稱,也許外商本身沒錯,只是中國人自己把它做壞了。這些企業應該都是中國人自己在經營,中國人自己在想辦法逃脫監管、在鑽制度的空子。

  儘管事件調查尚未結束,已經有3.9%的網友開始反思食品安全保障制度。5%的網友關注事件的後續處理。

  一名新浪網友的觀點頗有代表性。這名網友表示,食品安全保障一方面需要嚴苛的法律、完善的制度、負責任的監管人員,另一面需要商家的誠信之心。

  本報北京7月22日電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