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數據  > 正文

中國未來五年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

2013-04-08 10: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博鰲亞洲論壇昨天在海南召開,會議關注了中國未來的進口大單所帶來的商機及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等問題。會議傳達出的正面資訊預計將有利於今日假期之後的開盤。

  焦點一:

  進口大單利好經濟結構

  昨天,來自博鰲論壇的消息顯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勢頭,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將持續擴大,對外投資也將大幅增加。據測算,今後五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左右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達5000億美元。

  業界認為,這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將産生重大的影響。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高級副總裁范為對本報記者表示,10萬億美元的商品進口,將帶來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使中國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二是改善全球經濟結構不平衡及貿易不平衡;三是改善國內“三駕馬車”的不平衡。

  焦點二:

  中國債務問題嚴重否?

  在“債務風險:下一個爆發點”分論壇上,對於各界高度關注的中國債務問題,中國財政部前部長項懷誠表示,據公開數據,截至2011年底,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債務一共是30多萬億元人民幣,債務率是37.8%,沒到嚴重的地步。

  項懷誠強調,“我個人覺得中國政府的債務不是説已經非常危險,第一,債務率本身不是特別高;第二,內債佔到整個債務總量的95%~98%;第三,中國債務從總體上看,還沒有特別特別壞的、效率特別特別差的案例。”

  思知諮詢公司合夥人祁漢群博士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北上廣及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風險較低。整體上,目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尚在可控範圍,主要基於:其一,政府融資平臺融資餘額最高的2010年末約10.7萬億元,僅佔當年GDP的26%;最近的2012年財政赤字8000億元,佔GDP比例下降至1.5%。上述指標遠低於國際公認的臨界值。其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相當部分項目能夠産生穩定和充足的現金流,未來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將持續增強。”

  焦點三:

  銀行轉而青睞小微企業

  博鰲論壇首日發佈《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中國現狀及亞洲實踐》報告。報告稱,調查顯示,目前66.7%的小微企業主在尋找外部資金來源時首選銀行,但銀行服務仍存在較大改進空間。

  事實上不少銀行已開始調整自身貸款結構,將業務重心向小微企業傾斜,中國光大銀行零售部總經理張旭陽在博鰲論壇上坦言,不僅是光大銀行,各家銀行在小微金融的發力會不斷深化。  (記者陳海玲)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