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股市  > 正文

證監會新規“開綠燈” 增持大軍輕裝上陣

2015-07-10 11:17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證監會的一紙增持“鬆綁令”,消除了上市公司于“窗口期”不得增持或者觸發短線交易的困擾,讓一些上市公司股東的增持計劃得以啟動,包括世紀鼎利、長青股份在內的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董監高明確表示,將通過定向資管計劃方式增持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在鼓勵增持的背景下,增持方式的“升級”和“創新”開始出現,包括集團增持、向特定股東征詢維穩股價方式等。

  政策放寬化解受限困擾

  “處於半年報窗口期不能增持,前期有減持,半年內又不能短線交易,已哭暈在鍵盤上。”8日午間,世紀鼎利的互動易平臺上,面對投資者“給出實際措施維護股價”的要求,公司如此回應。“哭暈”雖是調侃,但也道出了很多上市公司面臨的一個困擾,即由於目前進入半年報披露期,上市公司董監高增持受限于“窗口期”的節點尷尬;另一方面,由於之前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大小非在一、二季度密集減持,如今增持則會觸發短線交易,同現行規則相悖。

  但是,就在上述回應發佈的同一天,證監會網站發佈通知,化解了上述困擾,給非常時期的增持亮了“綠燈”。在短線交易認定方面,通知明確,上市公司控股股、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在6個月內有過減持的情況下,通過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資産管理等方式購買股票,不屬於《證券法》第47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窗口期”的規定也被“放開”——公司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超過30%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增持公司股票且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票的,不適用《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

  更多公司順勢啟動增持

  正是有了上述政策“鬆綁”,當天晚上,世紀鼎利就發佈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葉濱的增持計劃——計劃自公告發出之日起一個月內,擬通過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資産管理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市值不超過1300萬元。回查資料,今年1、2月間,葉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部分公司股份,如今其計劃通過定向資管等方式進行增持,完全是借力新規。公司也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此次增持是為了響應證監會8日發佈的《關於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本公司股票相關事項的通知》號召。

  類似的是,長青股份于9日早間也發佈了增持公告,稱接到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擬增持公司股票的計劃書,自7月9日起的六個月內,通過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資産管理等方式增持不少於其2015年上半年累計減持股票金額的10%。深交所資訊顯示,今年1月13日至19日,公司高管呂良忠曾經通過競價交易減持過公司5.5萬股。理論上,其現在仍處於短線交易“窗口期”,若其加入增持隊伍,通過定向資管通道增持,應該也是結合新規做出的增持應對。

  可喜的是,有更多的公司在新規鼓勵下加入了這一陣營。今日,中國鋁業、徐工機械、巨星科技、維維股份、標準股份等公司的大股東都推出了增持計劃,其中明確提到係響應通知精神,並且大多表述將通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定向資管等方式買入。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新規和減持禁令的作用下,大華股份今日宣佈,控股股東傅利泉將終止今年5月7日發佈的減持計劃,未實施額度不再實施,並將同公司高管一起通過上述方式進行增持。

  增持“創新”+“升級”

  增持的條件“放開”,也激起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層面的“維穩”熱情,甚至不乏創意之舉。

  例如,已經發佈增持計劃的盛屯礦業結合證監會新規,今日特意向投資者發出“問卷”,稱公司受控股股東委託,對二級市場融資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進行專項統計,並將根據結果推出特別收購計劃及穩定市場方案。面向的對象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公司股票的證券公司融資信用擔保戶、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資産管理計劃持有人、信託公司資産管理計劃持有人;同時,其強制平倉線在4.5元至6元之間。

  既然非常時期下可以有非常之舉,鼓勵增持的對象,自然也不會僅局限于上市公司股東及公司董監高。山西汾酒9日早間發佈了大股東汾酒集團的增持倡議書,更是囊括了集團“全員”。倡議包括:在9日、10日兩個交易日內,集團公司副職(含副職待遇)以上幹部在二級市場增持不低於2萬股;集團公司助理級幹部同期增持不低於1.5萬股;集團公司正、副處級幹部增持不低於1000股。同時,集團號召全體員工在合適價位積極買進山西汾酒股票,並呼籲汾酒集團所屬投資公司根據實際在合規範圍內增持。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