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標桿房企重返一線城市忙搶地

2015-09-09 13: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7日,北京朝陽區東壩區域一宗住宅用地以42.5億元總價成功出讓。據業內人士估算,該地塊最終成交的樓面價達到6萬/平方米,成為新的區域地王。多位市場人士指出,在全國房地産市場日益分化的背景下,開發商紛紛重返一線城市,隨著市場迅速升溫,拿地意願日漸強烈。

  根據土地出讓資訊,該地塊位於東壩南區,規劃建築面積159783平方米,其中公建建面47935平方米,住宅建面111848平方米。在經過現場多輪競價後,最終由龍湖、保利、首開三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以“42.5億元總價以及配建8.9萬平方米限價房”的條件競得。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依此條件計算,該地塊樓面價高達6萬,成為新的區域地王。

  8月31日,北京豐台區南苑鄉一宗住宅地塊以50.25億元總價成交,該地塊成為豐台區當時的區域地王。上海市場同樣火爆。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上海市土地成交均價為821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43.2%,較1至6月提高21.8個百分點,與2014年全年相比,同比增長高出33.8個百分點。

  “這是今年4月以後,短短4個月之內上海土地成交均價第三次突破歷史最高值,上海土地市場的熱度可見一斑”。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徐向科表示,在全國房地産市場日益分化的背景下,開發商紛紛重返一線城市,隨著市場迅速升溫,拿地意願日漸強烈。尤其是在土地供應日趨減少的情況下,開發商之間競爭到白熱化地步,土地價格也隨之不斷攀升。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北京等一線城市優質地塊日益稀缺,供小于求是造成地王頻繁出現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配套完善、優質地段的居住用地,往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多位市場人士指出,就目前市場來看,大型房企青睞一線城市已經成為主流。

  與住宅用地供應稀缺相對應的是,集中于一線城市“搶地”的房地産企業正在增多。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樓市分化加劇,從6月開始,房企拿地數量開始明顯增加,6月單月20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接近300億,7月再次突破200億,8月延續了這一趨勢。中原方面監測的萬科、龍湖等20大標桿房企當月累計獲得土地權益高達317.32億元。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8月份全國300個受監測城市共成交土地1531宗,環比減少30%,同比減少36%;成交面積5389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9%,同比減少40%。在土地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同時,多地土地出現流拍,而流拍的土地主要集中于三四線城市。

  張大偉認為,土地市場的冷熱不均,深層次原因在於樓市的分化現象。“一線城市具有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即使在2014年全國房地産市場普遍下行時期,這些城市的房價也相對平穩。2015年以來,利好政策接連出臺,在樓市逐漸復蘇之後,房地産企業對一二線城市的看多情緒也在增加。”

  “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仍處於去庫存的調整期”。張大偉説,由於此類城市樓市庫存絕對值過大,即使有救市措施刺激也依然存在供應過剩風險,樓市出現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在土地市場上,開發商自然也保持謹慎態度。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