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綠地成為動作最頻繁的地産企業之一。
今年在地産圈颳起“合作”之風,尤其大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尤為凸顯。繼萬達與萬科聯手之後,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官網了解到,綠地控股集團正在掛牌轉讓綠地集團北京京晟置業有限公司(文中簡稱京晟置業)50%股權及相關債權,北京晨報記者發現綠地對合作方的門檻要求相當高。有業內人士認為,綠地很有可能也是在尋找大企業,而房企聯合開發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還能産生創新火花,未來很可能成為發展新趨勢。
發現:綠地出讓昌平項目50%股權
5月27日,綠地控股集團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京晟置業50%股權及相關債權,其中京晟置業50%股權對應轉讓底價為17200萬元。綠地集團原持有京晟置業100%股權,此次轉讓完成後仍持有該公司50%股權。此次股權轉讓交易掛牌期滿日期6月25日。截至北京晨報記者發稿前,還沒出現受讓方。
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網站公佈此次交易資訊顯示,2015年2月27日,京晟置業在北京成立。該公司目前主要負責開發建設位於北京昌平區的北七家鎮項目。北七家鎮項目地上建築面積為43.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30.7萬平方米(含限價房10萬平方米),農村勞動力安置産業用房8萬平方米。
京晟置業已簽訂關於開發北七家鎮項目的14份合同,合同總價2292.8932萬元,已不同程度履行,但京晟置業除已支付7萬元外尚未支付其他款項,根據目前履行程度應付款項639.3萬元。京晟置業自今年4月30日至今已發出2份施工總承包中標通知書,但未簽署正式合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4月30日,京晟置業尚未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暫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相關規劃指標暫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為依據。
回應:“這是一個正常的項目合作”
據此次交易資訊披露,在進行掛牌出讓前,已由第三方評估公司對京晟置業資産進行評估,以今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截至今年4月30日,京晟置業營業利潤虧損11.136萬元。而京晟置業資産總計賬面值為45.89億元,評估值為49.03億元;凈資産賬面值為988.87萬元,評估值達到3.2億元。
在此次交易中,綠地集團對受讓方資格條件做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對方或其關聯企業凈資産不低於50億元,應具有一級房地産開發資質,應具有在特大、超大城市開發住宅、商業、辦公物業的綜合開發經驗。要求截至2014年末,對方在上述城市在建或已建1個地上建築面積不低於40萬平方米的含住宅、商業、辦公物業的房地産項目,已開發的住宅物業面積累計不少於150萬平方米且商辦物業面積累計不少於50萬平方米。
對於這樣的合作條件,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還是鎖定了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對於綠地集團轉讓京晟置業是否涉及資金壓力的問題,綠地不願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表示:“這是一個正常的項目合作。”
分析:
合作開發
能降低持有成本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北京土地市場土地價格接近和超過在售物業價格已經成為常態,房企之間合作開發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此次綠地轉讓的昌平北七家鎮地塊屬於郊區物業,而且其中持有面積較大,綠地集團出讓部分股權有利於降低持有成本。作為標桿房企,綠地集團的實力不至於因運作一塊土地而吃力,轉讓股權應該是已有意向企業,雙方共同運作後續區域市場。
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目前房企採取搭建合作平臺、項目入股等方式進行合作,説明地産圈的合作意識在增強。“過去孤軍奮戰、單打獨鬥的經營風險太高,而房企之間通過合作能夠抵禦風險,産生創新的火花。從此次轉讓股權來看,其硬性要求中明確合作方應該有對超大城市開發住宅、商業、辦公物業的綜合開發經驗,所以後續綠地與新的合作方一起開發,有可能在當地區域打造一個新的區域性商圈,嘗試新領域的深度合作。”
北京晨報記者 武新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