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今天零點起鬆綁房産限購
主城區140平米及以上住房、蕭山區余杭區住房取消限購
自7月20日以來,杭州樓市將取消限購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而就在昨天,這個“傳聞”最終塵埃落定。昨天傍晚6點多,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經研究,並報市政府同意,杭州從7月29日零時起,正式鬆綁房産限購。
□記者 馬佳麗
杭州樓市鬆綁
昨天傳言終於成真
昨天傍晚6點多,一條重磅消息在杭州房産界炸開。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官方微博發佈了關於杭州鬆綁房産的消息,消息稱:“今年以來,杭州房地産市場總體平穩,但住房供求的區域性、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經研究,報杭州市政府同意,從7月29日零時起,購買本市蕭山區、余杭區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購買主城區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
2011年2月28日晚,杭州市《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規定從3月1日起實施限購政策,而昨天官方表示的,不需要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這也就意味著,實施了3年半的限購政策被“鬆綁”了。
部分樓盤迎來“春天”
一週賣出8套千萬元豪宅
其實,杭州房産“鬆綁”的消息是從7月20日開始流傳的,而在這一週的時間裏,杭州的樓市也悄悄地出現了變化。就拿上週六來説,位於杭州錢塘江南岸一橋與四橋之間的錢江·水晶瀾軒樓盤迎來了“春天”,據銷售顧問透露,過去的一週,該樓盤已經賣出了8套千萬元級別的豪宅。
賣出豪宅的樓盤,所有戶型都超過300平方米,而且在這其中,不少房子的價格都超過了一千萬元,算是一個豪宅項目,“這樣的業績,的確是受限購解除傳言的拉動。”銷售顧問告訴記者,就他們樓盤,整個六月,一共才成交了6套,而上周就賣出8套。
無獨有偶,蕭山區最高端的豪宅項目湘湖壹號,在上周“鬆綁”限購的傳聞流出後,也一次性成交了4套房源,簽約總金額高達7742萬元,該樓盤所屬房産公司的負責人坦言,成交的房子都是之前早有意向客戶拿下的,“這次一舉成交,確實受到了放開限購傳聞的影響。”
鬆綁消息網上引起熱議
大部分網友都表示支援
昨天晚上,杭州“鬆綁”限購的消息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記者收集了杭州各大本地論壇、微博等網友的意見,對於這次的政策,大部分網友都表示支援放開限購,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擔心放開限購後,房子的價格會有一定的反彈。
網友陶小六表示,此次放開限購,是順應了房子作為商品的自然規律——回歸市場調節,“而且主城區只放開了140平方米以上的,這主要是為了給有條件的改善型購房者打開一條通道,而目前購房的主體還是剛需,所以我覺得,還是放開比較好。”
“雖然是140方以上解禁,輻射面很小,但傳遞的信號很重要,全面放開掐指可算了。”網友風之鈴動説,對於有些網友擔心的房子漲價,該網友覺得全面上揚的可能性不大,但跌跌不休的局面有望得到扭轉。
專家
樓市價格不太可能會漲
至多是止跌
放開限購,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後市的變化。昨天晚上,記者採訪中國指數研究院杭州分院研究總監高院生。“適當的放鬆,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看到網上有人在説,這是政府在救市,我覺得並不是這樣,這只是政府對市場信心的提振。”高院生説。
其實,杭州房價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一直在降,不過,在高院生看來,這並不是因為限購所引起的,“主要是供需平衡失調,特別是有一些區塊,各個樓盤的分化比較明顯,有些樓盤受到去化率的壓力,不得不降價出售,從而也影響了周邊樓盤的價格。”
高院生説,按目前限購放開的規則來看,需求量的釋放還是比較小的,特別是目前貸款方面並沒有很明確,如果要用貸款來買3套房,還是不可行的,這樣的“鬆綁”與市場的全面放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成交量或許會有小幅的上漲。”而價格,是一個後置指標,只有當成交量上升後,才會有所表現。高院生認為:“放開限購對房價的影響極其有限,今年下半年,樓市價格不太可能會漲,至多是止跌。”
浙江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賈生華表示,放開限購後,對於改善型住房的消費者以及開發商來説,都是利好的,“政策如此調整,等於説是將原本房地産市場靠行政干涉,又重新拉回到了市場調節,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房地産市場。”
●延伸閱讀
46個限購城市鬆綁率近6成
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顯示,截至7月23日,在46個限購城市中有26個城市針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微調(有限購取消、局部取消、執行層面取消或傳聞取消),城市限購“鬆綁”率近60%。與此同時,幾乎46個限購城市中的每個城市都涉及調控放鬆,包括戶籍政策鬆綁、公積金政策鬆綁、稅費減免等。至此,各地政府曲線救市已成燎原之勢,這與有關職能部門的默許分不開。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6月上任後的第一次表態就是對房地産政策完善提出了三點落實意見:千方百計消化庫存;進一步加強房地産結構調整;完善房地産項目周邊配套設施。而“千方百計消化庫存”的表述成為地方政府調整樓市政策的重要依據。在有城市試探性放鬆限購政策後,有關部門並未進行干預,這給其他地方政府“壯了膽”,多數地方政府採取只做不説的方式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微調。據《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