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土地建設指標限制,南部山區不少好項目一直很難落地。濟南市發改委26日在民主評議問題整改群眾見面會上表示,為解決這一難題,計劃在該區域推動村莊整合,集約土地利用復墾,增
受土地建設指標限制,南部山區不少好項目一直很難落地。濟南市發改委26日在民主評議問題整改群眾見面會上表示,為解決這一難題,計劃在該區域推動村莊整合,集約土地利用復墾,增加耕地面積,然後相應調整、增加一些建設指標,使更多綠色環保項目能夠落地。
針對有市民提出南部山區項目落地難的問題,濟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重大項目辦主任李磊表示,南部山區是濟南的“綠肺”和水源保護地,必鬚髮展綠色環保項目,像農業産業園、養老養生、生態旅遊等這一類既綠色環保又能提高當地老百姓收入的項目都是可以列入規劃的,但像一些高污染産業項目,或是房地産、土地集約利用效率不高的項目肯定不可能獲批。“不少開發商看到南部山區山清水秀,多次跑發改委希望能托關係找門子能夠拿到一個房地産立項手續,但這是違背南控整體發展規劃,無論如何是不允許的。”他介紹,當下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南部山區由於歷史的原因,土地建設指標非常缺乏,而國家18億畝耕地紅線的制約又不可能突破,導致一些符合建設標準的綠色環保項目也無法成功落地。而濟南市現在執行的土地利用規劃是2011年報國土資源部批准的,該規劃的調整期非常長,不可能隨便進行更改。
現有條件下,如何破解土地指標難題?李磊介紹,常規做法是向國家申請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但能夠獲批的指標很少。其次,計劃把南部山區大量的小山村進行村莊整合,集約土地利用復墾,把一些未利用的土地提升改造,增加耕地面積,然後相應的來調整、增加一些建設指標。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用國家的土地增減掛鉤、佔補平衡等政策,最大程度解決土地指標問題。
南部山區建設指標為啥稀缺?
《濟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提出,南部生態保護區為南部生態控制線以南區域,是以水源補給、資源保育、綠色農業、旅遊休閒為主導功能的重要生態保護區。嚴格控制城市向南無序蔓延。南部生態保護區內的農用地,未經批准,不得轉為生態用地和建設用地。加強建設用地管理和控制,按照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禁止將區內生態用地作為新增建設用地的來源。
【簡政放權】
6月初在審批中心設審批辦
面對審批程式環節多、辦事人反覆跑腿等問題,市發改委固定資産投資處處長李光輝表示,為集中審批,壓縮審批時限,市發改委計劃將實行審批服務兩集中、兩到位的辦法,決定從6月初在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審批辦,屆時該委有關業務職能處室將聯席辦公,發改委2/3以上的項目將在審批中心辦結。
同時簡化流程,減少項目審批要件,對大量企業投資備案的項目,發改委將主要從産業政策和相關的發展規劃角度進行審查,不再需要項目單位提供國土規劃和環評批復等相關要件,這樣可大大減少企業前期準備的手續。
此外,進一步下放審批許可權。前一階段,市發改委已經下放了7項市級管理許可權,今後該委將結合國家和省的相關要求,將縣市區的外商投資項目核準許可權由5000萬美金提高到1億美元,房地産普通開發項目不再受開發規模限制,按隸屬關係下放至縣(市)區受理。但簡政放權不等於放任自流,市發改委將在下放許可權的同時加強監管,做到調控和監管同步強化。
【濟萊同城】
戶籍同城化近期將有實質性進展
在談到濟萊一體化建設進展時,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倪志純表示,按照交通先行的思路,根據高快一體往前推的計劃,目前省道122線、二環西路南延、二環南路東延等工程都在加快實施建設中,濟萊城際鐵路也將儘快啟動。通訊方面,兩市正在積極推進通訊資費同城化。“這個事
我們兩市正在努力的推,省裏也在配合,但目前尚無確切時間表,要看國家有關部門是否能夠支援並批復,目前看獲批是非常有希望的”。
金融方面,兩市正在加快打造兩地企業間的同城化結算。“我們和人民銀行已協商制定出一個解決方案,爭取今年實施見到實效。”他表示,目前戶籍同城化正在快速推進中,預計近期將有實質性進展。
他提醒兩市市民不要著急,因為濟萊同城化涉及到很多重大項目也涉及很多部門,不可能一蹴而就。“政策性的東西,需要我們積極努力爭取破題,總之同城化不會是一紙空文,一定讓大家享受到實惠”。
【幫扶企業】
正爭取1億元創新專項資金
在談到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時,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軍表示,濟南市目前有21家國家級企業金融中心,3家國家和地方的聯合實驗室,下一步,發改委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通過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來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此外,市發改委正在爭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的創新專項資金,一旦獲批,將能申領到1個億的資金,資助企業搞好創新研發。目前第一期答辯已通過,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進行進一步調查。
下一步,濟南市發改委還將爭取國家創投基金,以此為抓手,採取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等方式,帶動企業創新。此外,市發改委打算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在引進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方面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來引導企業整體管理隊伍的創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