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新華社發文稱樓市調控手段將轉向“長效機制”

2013-05-13 09:24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五條”地方細則今年3月出臺以來,除北京市以外,有關二手房交易個稅按個人所得的20%徵收政策,在許多地方並沒有明確實施時間,因而一直處於“懸空”狀態。

  業內人士認為,新一輪房地産的調控難度很大,一方面不能放鬆現行的政策導向;另一方面,不解決股市等資本市場長期不景氣的問題,不解決地方政府長期依賴土地財政的問題,恐怕難以厘清資本追逐利潤所帶來的樓市異化問題。

  增稅“言之鑿鑿”,地方“聽之藐藐”

  從3月底至今,北京、廣州、深圳等35個城市發佈了各自的實施細則。針對20%個稅政策,除北京明確規定自4月1日起實施外,絕大多數城市重申了國務院文件的要求,並未説明何時開始實施;合肥、南京、鄭州等地則乾脆連提也沒有提及。

  如今,有關增加個稅的政策可謂是“草色遙看近卻無”:人人謂之有,實則未嘗有。

  “我們辦理的二手房交易,沒有徵收過20%的個稅,個稅還是按照房屋總價的1%或2%徵收。”有熱點城市二手房仲介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城市房地産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政策何時實施,“目前沒有時間表”。

  為何出現這一現象?據了解,一些城市房屋登記系統時間不長,存在不少“大齡房源”,諸如老公房、房改房等,核價難度很大;由於“陰陽合同”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平核價並不容易。此外,住房購買、裝修和使用過程中,涉及多項支出,若要準確界定“轉讓所得”,也有難度。

  據分析,一些地方對個稅政策帶來的衝擊力準備不足。今年3月,有的地方出現“離婚潮”,爭議矛頭直指增加個稅政策。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説,這些年房價早已翻番,增加個稅政策一旦實施,殺傷力很大,對其影響要有充分的估計。

  房價環比上升,“地王”再度回歸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00%,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環比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地王”再度回歸。5月6日,廣州白雲同寶路土地的出讓經歷了近200輪爭奪,成交的樓板價高達每平方米25597元,溢價率達到1145%。4月以來,廈門、長沙、天津等地都出現了高溢價地塊。

  “20%個稅等政策‘懸空’,倒是給房企吃下一顆定心丸。”一知名房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2010年至2012年,每年供地完成率均不到七成。國土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住房用地計劃供應15.08萬公頃。供地計劃能完成幾成,尚待觀察。

  海中原地産研究諮詢部總監宋會雍認為,房價堅挺,“地王”回歸,會增加政府調控的難度,但是,既定政策又不能走過場,還要保持一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可見政府調控面臨著兩難的處境。

  撬動銀根地根,建立“長效機制”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股市、基金等資本市場長期低迷,不能實現多數人的資本“保值增值”的願望,加上土地財政的無可替代性因素,地方經營土地的衝動難以遏制,以至於樓市“保值增值”的作用明顯,因而資金不斷涌入這一市場。

  今年3月27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繼續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財稅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漸進。金融改革要在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推出新的舉措。加快建立房地産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記者了解到,針對“長效機制”的相關調研正有序進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本屆政府樓市調控的“關鍵一招”。

  業內人士指出,建立房地産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不能只一味地限制房價及購房需求,而應該在加快土地供應、改革“土地財政”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中國房地産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認為,必須遏制樓市作為“投資品屬性”的不斷膨脹。

  “與其試圖撇清房價與貨幣政策的關係,不如採取切實可靠的行動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並建立健康的資本市場、豐富人們投資渠道,來為樓市合理‘減壓’。”陳晟如是説。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