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杭州42名儲戶9500萬被盜案:銀行存錢瞬間錢即被轉走

2015-01-21 14:31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銀行內鬼是怎樣讓這些鉅款消失的?消失的錢誰來還?銀行監管存在什麼漏洞?

  銀行內鬼祝某和主犯邱某

  兩個女子如何導演驚天大案

  可怕的是,這些人在我省衢州、天臺等地銀行也有過類似操作

  本報首席記者肖菁本報記者胡大可柏建斌/文梁津銘/製圖

  存在銀行裏的錢怎麼會“消失”?又是授權又是審核,錢怎麼會那麼容易被盜走。這些動輒就能拿出好幾百萬元存銀行,經人介紹專門從紹興趕到杭州的銀行來存款的,是毫不知情的普通儲戶嗎?

  家庭條件優越,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銀行分理處部門負責人的女人,為什麼會和別人裏應外合幹風險那麼大的事?

  杭州聯合銀行42名儲戶9500多萬元被盜案,經數日發酵,老百姓的疑問還是很多。不投股市不外借,難道錢款存銀行都不安全了嗎。

  銀行內鬼祝某

  和主犯邱某

  是怎樣兩個女子

  在這個案件之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主犯邱某和銀行工作人員祝某,她們都事業有成。

  年過三十的祝某,早先是在江山的銀行系統工作,應該説工作表現不錯。大概一年之前,她從江山來了杭州,進入杭州聯合銀行古蕩支行,而且成了一位部門負責人。

  案發前,新同事對她的印象也都挺不錯,覺得她挺能幹。

  祝某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崗位上。

  在銀行內部,有各種業務考核,其中一種,可能大家也知道,要拉一定數額的存款。由此,祝某認識了邱某下線的中間人,也認識了邱某。

  邱某和中間人對祝某説明,可以幫忙拉存款,這讓雙方相談甚歡。後來,邱某和中間人説到了這麼一種搞錢的手法。祝某內心有過鬥爭,不過,那個時候,涉及到的金額不過是一兩百萬。祝某覺得,真的要還,那也不是什麼麻煩事。

  同時,祝某對邱某的實力也是相信的。

  可是,接下去,邱某和中間人介紹過來的“銀主”越來越多,根本就剎不住車。累計的數字居然達到了9505萬元之巨!

  銀行方面有所察覺之後,認真地找祝某談過,希望她把損失減少到最小。祝某就趕緊找到了邱某和中間人,這時她才知道,他們根本沒法還這筆鉅款。

  當西湖警方找到府的時候,祝某徹底幻滅了,不知所措。她心裏知道,這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那麼,回過頭來,邱某的實力到底如何呢?她早年在天臺有個瀝青廠,還申請了相關專利,為了把生意做大,她幾乎問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借過錢,少的幾萬,多的幾百萬。邱某在外地也做過類似案件,可錢還是不夠,她就又找到了祝某。

  儲戶存錢過程中

  第二次輸密碼時

  錢就被轉賬

  這個新聞曝光後,很多人吃驚在於,錢存在銀行裏,如何能夠在儲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給盜走。按照銀行的操作流程,無論取現還是轉賬,如果是在櫃檯上辦,不是都需要儲戶自己操作的嗎,要身份核對,還要輸入取款密碼。

  根據調查結果,這些儲戶的9000余萬元,其實在存入銀行的剎那就被轉賬走了。

  1月16日下午,杭州聯合銀行召集了杭州的部分媒體,將他們自查,以及和警方核實以後的一些案情向媒體做了説明。當時做説明是杭州聯合銀行的辦公室負責人和法律合規部的負責人。

  相關具體操作流程還原如下:

  銀主和資金掮客一併前來,先到銀行對面的小樓簽訂一份不提前支取不開通通兌等的“六不協議”,而後,掮客就會給銀主一份存款證明(後來證明是假的)。

  憑這份存款證明再一起到銀行來辦理。

  這時祝某已經等在那裏。根據銀行制度,業務辦理通常要有好幾個工作人員相互監督,有櫃員,有專門授權的人員,而祝某因為是“朋友”來辦,也往往在那裏。

  首先,存款,這時候需要儲戶設定密碼,此為第一次輸密碼。

  接下來,在列印對帳單交由儲戶核對的時候,這時候銀行的後臺,祝某已經要求櫃員進入轉賬系統,而轉賬的對方賬號,事先掮客已經交給祝某。這時,儲戶(銀主)被要求再輸一次密碼,殊不知,他這一輸入其實就是確認自己的存款轉賬了。

  轉賬還需要臨櫃工作人員授權,據杭州聯合銀行的情況説明——這時,臨櫃授權人員也僅僅核實了頁面,而沒有跟儲戶去核實他究竟要辦存款業務還是轉賬業務。

  最後一道,按理説,轉賬之後,銀行系統還會再出一道憑證給儲戶。但是在這一案件中,這道轉賬憑證往往是等儲戶走之後,祝某將白紙取代存摺放入列印機內,相應轉賬的文字就被列印在白紙上。最後被祝某揉成一團扔進了廢紙簍。

  因此,這個過程被總結為“裏應外合,監守自盜”。

  可怕的是,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同樣裏應外合,同樣這些人在蘇州、衢州和天臺等地的銀行也進行過類似的操作。

  銀主(儲戶)

  往往不是普通儲戶

  可能“職業”追貼息

  人們還有疑問,這些人是普通儲戶嗎?他們都是大銀主,每個人都能拿出數百萬元的錢款來存儲。

  杭州聯合銀行亦證實,這些人都不是聯合銀行原本的儲戶,而且絕大多數來自紹興。

  42個儲戶陸續趕到杭州聯合銀行古蕩支行文二分理處來辦存款業務,都是通過固定的那幾個資金掮客介紹而來,而掮客的説辭都是:那裏(指文二分理處)有我朋友在。

  當然這不是照顧朋友生意,玄機在於“存那裏,除了國家規定利益以外,你可以直接領到貼息存款中13%的貼息部分”。

  所以,當他們前來存款時,他們都是先被神神秘秘地帶到銀行對面的一幢樓去簽訂了一份“六不協議”,試想一個普通儲戶,會願意簽下不提前支取,不開通通兌,甚至不開通短信提醒,不查詢等等承諾嗎。

  案發,幸虧是其中一個儲戶(銀主)沒有謹遵“六不”——2013年底存入,2014年2月去查詢了一下,這才發現賬戶裏的200多萬元錢沒有了。

  而此後,有銀主在錢款追回後就啥都不願再説了。

  業內人士提醒:

  不是國家規定利息

  全都沒有保障

  在近期國內其他地方也發生多起類似事件,仔細追究都會發現跟追逐高額利息有關。

  銀行業內人士説,目前儲戶能從銀行裏拿到的利息有兩類。一類是銀行工作人員承諾給儲戶的,比如國家規定利息是3.5%,銀行工作人員再貼給儲戶1%或者1.5%,而且這部分是儲戶存款後直接就能提現。其實,這個貼息並不是出自銀行,而是工作人員自掏腰包。

  這類情況發生在商業銀行比較多。據悉,商業銀行在績效考核機制上,對於員工的存款考核壓力比較大,説通俗點,就是拉進多少存款跟獎勵直接掛鉤。所以對於工作人員來説,有時候不惜從自己的獎勵中拿出一部分給儲戶。

  像本案的利息,完全是非法貼息,由融資的邱某等人拿出錢來貼息。當銀行把儲戶的存款轉入邱某等人的賬戶時,邱某等人不僅要支付儲戶高達13%的貼息,還有掮客15-18%的介紹費,還有銀行工作人員祝某3%的好處費。試想,當融資成本高達30%以上時,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銀行業內人士説,其實,銀行不會在國家規定利息之外拿一塊錢出來貼息,所有貼息都是個人行為(包括銀行工作人員的拿出部分獎金,企業融資客拿出,見圖),而所有個人行為都是有風險,得不到保障的。

  2014年9月11日,銀監會、財政部和央行在《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裏明確:商業銀行不得“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檔次;另設專門賬戶支付存款戶高息”。

  涉嫌詐騙還是盜竊?

  儲戶“消失”的錢

  到底誰來償還

  相比此前還有一些消失了存款的儲戶(銀主)拿不回存款,而本案公安已經追回5000多萬元贓款,餘下的4000多萬元杭州聯合銀行已經先行墊付還給了儲戶。所以説,本案的42名儲戶沒有損失。

  但是縱觀近年來類似事件,有儲戶甚至是公司儲戶大額存款在銀行消失的,最終無法獲賠。

  這中間涉及好幾個法律問題。點兵點將點ASir精英律師團成員,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松濤,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姜小明進行了分析——

  ●這種行為到底涉嫌詐騙還是盜竊?

  目前公安是以“主罪盜竊罪”將9個案犯人移交檢察院,最後罪名要經過檢察院的審查,法院的裁定。

  陳松濤認為似乎更接近於“詐騙”,銀行和掮客等給儲戶的造成的整個“氛圍”都是在存錢,但是在存錢的過程中,通過銀行後臺悄悄改變,叫儲戶再輸一次密碼進行轉賬,同時又不把轉賬憑證交給儲戶,讓儲戶一直有種錯覺自己是存錢。那麼,精心安排的刻意地造成這種錯覺,就應該涉嫌“詐騙”了。

  姜小明認為,目前警方移交檢察院定為“盜竊”,認為是銀行工作人員在儲戶存款時,利用工作之便監守自盜。

  不過,等到所有案犯都歸案,或者把同案犯在其他銀行的幾起案件都串起來調查清楚,案件的定性也是有可能發生轉變的。

  ●儲戶消失的錢應該由誰來賠償?

  儘管國內有判例多樣,有的判銀行不承擔責任。但是兩位律師都堅持,在此類事件上,銀行脫不了干系。

  案發在銀行,操作是銀行的工作人員,銀行的機器,也許銀行會把責任推至違法的工作人員身上,但是至少銀行應該為自己的監管不力承擔連帶責任。

  就像本案,杭州聯合銀行先行墊付也是沒錯的,這是銀行自身理應承擔的過錯責任,墊付之後再找案犯去追償。

  根據目前我國刑法的量刑,像這樣案值近億元,如果是以盜竊罪論處的話估計要判無期(盜竊罪沒有死刑),如果以詐騙罪論處,那就更嚴重了。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