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中西部潛力加速釋放成投資熱土 發展走上快車道

2014-08-13 09:28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統計數據看,已連續幾個季度,我國中西部地區多項經濟指標明顯快於東部。這一方面是因為東部地區基數比較大、經濟發育程度比較高,再要保持高速增長已不具備相應條件。而廣大中西部地區則不然,剛剛處在經濟起飛的中程,不僅經濟發育程度不如東部,同時基數也不是很大,再加上有旺盛需求,因此在今後一段時間繼續保持領先於東部的快速增長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在政策上也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援。有了這兩點,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走上快車道就容易理解了。不僅如此,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中西部地區給投資者帶來的賺錢機會也多於東部,投資熱點的轉移是否會引起人潮流向的變化,是個觀察點。

  ——亞夫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地區經濟增速繼續呈中西部地區快於東部地區的態勢。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6.3%,中部地區增長19.2%,西部地區增長18.6%。從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看,東部地區同比增長8.4%,中部地區增長8.8%,西部地區增長10.8%,統計數據均顯示出中西部地區的強勁增長勢頭。

  ■新世紀以來,我國中西部廣大地區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特別是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積極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地區發展潛力得到不斷釋放,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不斷增強。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經濟增長西快東慢現象將會延續。隨著東部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因轉型的深入而逐漸放慢,GDP難以出現過去那樣高的增速,而中西部的增速將會明顯快於東部,內陸省份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發展潛力和空間將進一步釋放和拓展,將會繼續保持向上趨勢。

  ■未來國家將繼續落實完善區域規劃和區域性政策,進一步擴大區域開放合作,推動重點地區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國土開發的整治,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援力度,加快構建長效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梁達

  中西部經濟加速發展

  眾所週知,1978-2013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9.8%的年均增長速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也隨之産生,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發展不協調的矛盾日漸突出,並呈逐步擴大之勢,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不僅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也成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挑戰。

  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政府相繼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中西部廣大地區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積極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不斷增強。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中西部經濟加快發展,佔全國的比重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起來。2000年,東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佔比比1985年上升了8.3個百分點,西部僅上升0.4個百分點,中部和東北則分別下降4.2和4.5個百分點。新世紀以來,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政府相繼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

  特別是近年來,區域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區域間産業梯度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中西部地區增速連續多年快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增速保持領先地位。2013年,中部、西部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0%和20.2%,與上年相比,西部地區提高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持平。與2008年相比,東部地區所佔比重下降3.1個百分點,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提高0.9個百分點和2.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地區經濟增速繼續呈現中西部地區快於東部地區的態勢,所佔比重也有所提升。

  中西部經濟加快增長一方面是由於中西部省份GDP基數小,從而保持較快增速相對比較容易;二是經濟後發之勢明顯,尤其是在國內産業正進行梯度轉移、宏觀政策給中西部地區一系列利好的情況下,內陸省份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加大了公路鐵路、城鎮化等基礎建設投資,多年來保持了向上趨勢。

  2.通過産業轉移優化經濟結構

  近年來,國家通過産業轉移和重點産業佈局調整,深化區域合作,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實現了東中西部地區良性互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現代産業體系,增強了中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區域産業結構和區域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西部地區生産總值中,第三産業比重為18%,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第一産業佔27.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第二産業佔20.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位放緩,固定資産投資額(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6.3%,中部地區增長19.2%,西部地區增長18.6%。從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看,東部地區同比增長8.4%,中部地區增長8.8%,西部地區增長10.8%,統計數據均顯示出中西部地區的強勁增長勢頭。

  3.以基礎設施為主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中部地區固定資産投資額比上年增長20.5%,佔全國比重為23.7%;西部地區固定資産投資額比上年增長23.1%,佔全國比重達24.4%,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表明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領域投資進展良好,經濟社會發展後勁增強。

  按照國家中西部鐵路建設規劃安排,“十二五”前3年,中西部地區完成建設投資1.15萬億元、投産新線7000公里,佔比分別為72%和58%。今後中西部鐵路安排建設投資和投産新線比例將進一步加大,分別佔到全國比例的78%和86%。隨著一大批鐵路建設項目的實施,鐵路將在促進西部大開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扶貧攻堅等方面,發揮更為顯著的作用。

  由於我國西高東低、西山區東平原的地理結構決定了我國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我國幾大海港的貨運需求也促使我國早年的鐵路建設的重心在東部地區。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我國鐵路建設技術的提高,我國鐵路建設的重心已經逐步的自東向西轉移,今年更是將近80%的國家投資投向中西部地區。鐵路投資規模大,産業鏈長。

  加快鐵路建設,可以增加鋼材、水泥以及其他建材的有效需求,消化合理剩餘産能,拉動國內大型裝備製造業等産業的發展;對擴大就業尤其是農村勞動力就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準,促進消費增長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正處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加快城鄉同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加快鐵路建設,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對增強鐵路基礎保障能力,促進國土開發、扶貧開發和邊疆建設,有效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具有重要作用。

  4.西部地區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

  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中西部的開發力度,使一大批富有創新活力、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骨幹企業迅速成長壯大,成為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尤其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特色優勢産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成為西部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一是依託特色資源,發揮比較優勢,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了一些在全國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特色産業。內蒙古的乳業和羊絨製品、雲南的煙草、新疆的優質棉和果蔬加工等特色農産品加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是西部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使得絲綢之路、長江三峽、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九寨溝等一批旅遊景點逐步成為世界知名旅遊精品。

  三是通過充分發揮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特色優勢農業,西部地區一批生産及加工基地正在形成。四川、內蒙古等區域性商品糧生産基地加快建設,新疆優質棉基地播種面積和産量分別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陜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産量均佔全國的近四分之一。

  四是資源開發和深加工業蓬勃發展,建成了一批天然氣、煤炭、鉀鹽、磷礦、有色金屬等優勢礦産資源開發利用基地。

  可見,近年來中西部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應該看到,相對於其他地區發展來説,發展的基礎還不鞏固,發展的態勢也不平衡,迫切需要黨和政府繼續實施大開發戰略,繼續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和政策支援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全國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西部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

  從發展機遇期看,今後10年將是中西部地區的黃金髮展期。西部大開發通過十年的積累,有了初步的發展基礎,而東部地區在發展中則遇到了資源、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解決這些制約因素的重要途徑就是面向中西部地區,從而為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機遇。

  1.中西部經濟發展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發展大局

  突出中西部大開發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具有的優先地位。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經過3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産力上了一個大臺階,過去長期困擾我們的商品短缺狀況有了根本改變。東部地區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受到市場、資源、環境等各方面的制約,相當一部分資金、技術和人才資源需要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必須抓緊研究、部署和儘快啟動西部地區大開發這個世紀工程。中西部地域廣大,自然資源豐富,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可以促進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推動力量。只要戰略對頭,方法得當,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一定能夠順利實現。

  2.國家將繼續大力支援中西部經濟發展

  今後,國家將會更加關注並實施更多的扶持政策,不斷增強落後地區的發展能力,為中西部提供更多的區域間分工和合作機遇, 從而使中西部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這些都將有效遏制發展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國家確定了西部在“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間的總體發展格局,更加突出了中西部的戰略地位。從全國視角和全球視角來謀定繁榮、發展與穩定的西部,進而實現全國的均衡、協調發展。可以預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西部地區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持續向好的趨勢不會逆轉。

  最近,國家確定了促進産業轉移和重點産業佈局調整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確要求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在當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大中西部地區薄弱環節投資力度,改善交通、資訊、能源等基礎設施,為其發展提供産業支援,既拓展了我國經濟新的發展空間,增強發展的長期動力,又有利於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和區域城鄉之間實現梯度、聯動、協調發展。

  3.産業轉移的需要加快中西部的發展

  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既是當前經濟形勢的客觀要求,也是區域發展戰略的主動追求。

  首先,由於勞動力、土地等各類生産要素價格不斷上漲,東部地區正抓緊推進産業轉型升級,部分製造業的競爭優勢逐步喪失。這些比較優勢退化的産業和企業,必須在空間上進行區際重組、轉移。

  其次,我國製造業目前正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壓力。發達國家近年來推動製造業回歸,通過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對傳統製造業進行改造,實現了更高水準、更高利潤率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則利用低工資等成本優勢,大量吸引跨國企業投資。我國製造業一方面要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領域,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勞動密集型領域的傳統優勢。

  再次,中西部地區近年來交通、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産業配套能力提高,市場經營環境改善,具備了承接東部製造業轉移的能力。

  4.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

  西部地區發展潛力巨大,戰略資源非常豐富。西部地區煤炭探明儲量佔全國的67%,天然氣可開採儲量佔全國的66%,水能可開發裝機容量佔全國的82%,以及風能、太陽能、特色産業優勢、旅遊優勢、沿邊開發開放優勢。西部地區的人口占全國27.5%,但是2013年西部地區的消費份額佔全國消費市場的份額只有17.9%,開發內需的潛力巨大。

  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將會使西部在稅收方面享受更加優惠的政策,尤其是下一步的資源性産品價格的改革,會使西部的經濟發展不再依靠國家的巨大投資和東部的産業轉移,發揮資源優勢將是西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從西部發展的內在因素看,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能源和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發展前景好,産業基礎和科技支撐力增強,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成本較低,對承接東部地區轉移,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十分有利。一定時期內國家將把有限的財力優先用到最需要的西部地區,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一定會帶動全國的健康發展。

  5.新型城鎮化需要加快中西部經濟發展

  從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看,也須需通過産業轉移提高中西部地區産業發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提升東部地區城鎮化品質和水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一方面要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讓人們能夠就近實現城鎮化。對於中西部地區而言,通過産業轉移為群眾拓展就業和發展空間,才有望實現就近城鎮化,增強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和城鎮發展後勁;對東部地區而言,推動勞動密集型産業和加工組裝産能向中西部轉移,有望緩解城鎮化人口壓力,進而提升城鎮化品質和水準。

  保持中西部可持續較快增長

  1.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

  從目前國家現有的經濟實力和財力考慮,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中央政府要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要建立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的的公共財政體系,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在享有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

  2.逐步提高在西部地區投資的比重

  國家應逐步提高在西部地區投資的比重,在能夠調控的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量中更多地向西部地區傾斜,在項目安排和資金分配上也要向西部地區傾斜。採取適當的政策鼓勵外資和內資到西部地區發展“瓶頸”産業、電力建設、交通通訊設施及礦産資源開發,增強西部地區的造血機能和對內外資的吸引力。

  3.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稅收政策

  新的稅收政策應有利於促進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消除當前形式上不公平、效果上更不公平的稅收政策對區域經濟差距的逆向調節。稅收政策應配合産業政策向交通運輸、郵電通訊、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傾斜,提供所得稅減免的優惠。由於這些行業正是西部地區比較薄弱的産業或具有資源優勢的産業,實施面向産業的稅收傾斜實際上是對西部地區的區域傾斜,有利於西部地區的發展,能夠起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作用。

  4.進一步加快産業轉移步伐

  要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相關部門必須在執行中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則,首要的就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環境優先、結構優化的原則,讓産業轉移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一是通過産業集群戰略形成專業集群優勢。要打破以往相對零散的低關聯度投資格局,從較多關注總量規模向更多關注結構品質轉型。只有聚焦長期的集群戰略導向,才能逐步形成兼具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優勢的專業化産業園區。對中西部地區製造業而言,産業集聚並非一定要採取以某個巨型企業為龍頭的“中心—週邊”模式,打造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體的高關聯性、專業化集群,可能更具現實操作性。

  二是通過生態開發戰略發揮生態經濟優勢。擁有良好生態環境的中西部地區要充分認識到,製造業發展要將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難以複製和再生的區域競爭優勢。依託資源稟賦、切實保護環境、節約集約用地用水,通過承接産業轉移帶動當地産業結構和經濟發展的生態化,都是中西部地區在承接製造業轉移過程中必須堅守的底線。

  三是積極為外來企業的持續成長搭建平臺,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務和支援。要努力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幫助地方吸引更多企業前來投資,形成發展的良性迴圈。

 

 

 

 

 

 

 

 

 

 

 

 

 

 

 

 

 

 

 

 

 

 

 

 

 

 

 

 

[責任編輯: 陳桐]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