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延邊州發改委獲悉,上半年當地實現生產總值360.5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較上年同期低3.6個百分點,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實現的增加值均同比增長4.2%、7.7%、6.4%。
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延邊州經濟運行雖總體平穩,但增速放緩,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
目前,延邊州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48.1億元,同比增長17.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0億元,增長16.5%;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收入1143.9億元,同比增長16.6%。雖然工業發展呈現低位徘徊形勢,但建築業相對發展勢頭良好,實現增加值9.2億元,增速較上年同期高20.3個百分點,為拉動第二產業增長提供了動力。
農作物實際播種面積43.2萬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畜牧業發展平穩;新發展專業農場201家,總數達886家,經營總面積近6.4萬公頃,其中,流轉面積5.5萬公頃,佔經營總面積86.5%,農業發展形勢平穩。
服務業增速滯後,延邊州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33.8億元,同比增長6.4%,較上年同期低1.7個百分點。
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延邊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7.8億元,同比增長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全面實現續建億元以上項目復工率達90%以上、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開工率80%以上、完成全年投資任務的35%以上三大目標。
外貿出口持續下滑,進口實現平穩增長。延邊州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9億美元,同比下降33.6%,較上年同期低90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5.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9億美元,同比下降41.6%;進口2.1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從國別看,對韓、朝貿易增長,其他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額大幅下降。
上半年,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雖同比增長7.1%,但低于全國平均增速0.3個百分點,這在近20年來尚屬首次。從全省來看,無論是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還是與其他地區相比,當地的GDP增速同比降幅都是最大的,政策、環境等各種因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三項指標增長均超過10%,致使停產、半停產企業達36戶,百余戶工業企業資金缺口達32.5億元,缺工1.21萬人,缺工率為11.5%,工業經濟增長乏力。
“辦理前期手續難、審批難、落地徵拆難、融資難、用工難、建設成本高”的問題讓項目建設壓力增大,上半年,延邊州實施10億元以上項目40個,僅佔3000萬元以上項目總數的8.6%,缺少大的產業類項目支撐。此外,經濟下行壓力的環境也讓企業投資意願減弱。
當地服務業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現代服務業佔比較小,而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服務業受外部環境影響發展放緩,從而制約了整體發展速度。
同時,政策上我省今年不再引進外埠企業幫助完成進出口任務,去年起,海關方面緊縮旅遊貿易帶來的泡沫式增長;環境方面受國內外經濟復蘇緩慢影響,外需不足;通道方面受韓國“歲月號”沉船事故影響,“琿春—扎魯比諾—束草”“新藍海”航線停航;這些因素也致使外貿出口形勢嚴峻。
如何在下半年完成預定的經濟指標,延邊州在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已經作好了細致部署。
7月29日上午,延吉市首個大型城市綜合體——延吉萬達廣場在延吉市西部新區開工建設。該項目投資30億元,佔地面積14.47公頃,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項目運營後將會直接新增上萬個就業崗位。延邊州全力抓住項目建設黃金期,做好項目前期服務、謀劃儲備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強州級領導包保責任制落實,加大服務力度,創新服務方式,集中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快推進項目開復工、實施進度和竣工投產,確保完成全年“873”目標任務。
繼續抓好田間管理,大力推廣高光效技術,努力提高糧食高產綜合水平。鼓勵和支持農村土地向專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流轉,不斷提高延邊州土地規模經營比例。
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支柱產業運行分析和監測,確保在各時間節點完成當期目標任務。強化對停產半停產企業服務,積極創造條件使現有工業產能得到最大程度釋放。
貫徹落實《吉林省2014年服務業發展工作方案》,將服務業各項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並加強督促調度,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提升服務業發展速度。全面推進琿春國際物流園區、圖們物流集散港等重點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推進企業非主營業務剝離工作進度,在上半年試點的基礎上,全年力爭完成剝離41戶企業的目標任務。
重點打造延吉煙草產業園、人參產業園、科技創新產業園,安圖礦泉水產業園,敦化敖東醫藥產業園,汪清科創健康產業園,琿春多金屬選冶產業園,圖們惠人電子產業園“八大百億級產業園區”,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現代產業體係。
[責任編輯: 陳桐]